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池塘养鱼知识VIP免费

最新池塘养鱼知识_第1页
1/201
最新池塘养鱼知识_第2页
2/201
最新池塘养鱼知识_第3页
3/201
第三章池塘养鱼我国目前饲养食用鱼的方式有池塘养鱼、网箱(包括网围和网拦)养鱼、稻田养鱼、工厂化养鱼、天然水域(湖泊、水库、海湾、河道等)鱼类增殖和养殖等。池塘养鱼是我国饲养食用鱼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在淡水养殖业中,其总产量占全国淡水养鱼总产量的75%以上。我国池塘养鱼业主要是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挖面积较小(一般面积数亩至十余亩,大的有几十亩)的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由于管理体制较方便,环境较容易控制,生产过程能全面掌握,故可进行高密度精养,获得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结果。它体现着我国养鱼的特色和技术水平。我国的池塘养鱼业素以历史悠久、技术精湛而著称于世。第一节食用鱼养殖概述一、食用鱼养殖的技术经济考核指标饲养食用鱼不仅要求稳产高产,而且还要求鱼货质量好,出塘规格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并能常年有活鱼供应,更要求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获得较多的鱼产品,从而提高养鱼的经济效益。因此,单以一个方面的指标(如产量指标)来衡量养鱼成果是不全面的。应从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核算和饲养技术三个方面作全面衡量。当前养饲鱼食用鱼的技术经济考核指标通常有以下几个:1.单位水体产量表示单位养殖水体提供食用鱼的能力。具体的计算方法按不同的养殖方式有所差异。池塘养鱼(养殖面积采用常年常水位计算,即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的水位计算)、稻田养鱼、湖泊、水库、河道等到水体通常以亩为单位计算上市量和净产量;网箱养鱼、工厂化养鱼则以每m3水体为计算上市量和净产量单位。例如池塘养鱼产量按下述公式计算:(1)总面积平均上市量(kg/亩)=年总产量-鱼种产量/鱼池总面积。鱼池总面积包括鱼种池、亲鱼池。该公式表示池塘生产食用鱼的能力。(2)食用鱼养殖面积平均净产量(kg/亩)=年总产量-鱼种放养量/食用鱼面积。该公式表示食用鱼池的鱼产力。2.上市规格指符合当地食用习惯的各种食用鱼类的最小规格。在这种规格以下的鱼类,不应计入上市量。3.均衡上市百分比即食用鱼总上市量非生长季节上市量/总上市量×100%。表示生长季节食用鱼供应水平。4.优质鱼比例鱼产品中,价格较高,群众喜爱的鱼类所占的比例。该比例越高,越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并能间接地反映产量与产值的高低。5.饵料系数表示鱼类对饵料利用情况,可衡量养鱼的技术水平和饵料的质量。6.鱼种自给率表示鱼种的自给水平,衡量能否高产稳产和降低成本。7.成本和利润表示需要的投资数量和获得的盈利值,包括单位面积(网箱、工厂化养鱼以单位体积计)的成本、利润和每kg鱼成本和每kg鱼利润。8.成本利润率即:(总产值-总成本)/总成本×100%。表示利润和成本的比例。9.单位面积(网箱、工厂化养鱼以单位体积计)纯收入在总产值中扣除物化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租金、鱼种、饲料、肥料、水电、药物、网工具折旧、维修、运输等费用)后的单位面积净产值。即以货币形式表示单位面积(网箱、工厂化养鱼以单位体积计)鱼产品的经济效益。10.劳动生产率表示每个劳动力(将所有劳动力折算成整劳动力)一年内所生产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二、养殖周期养殖周期(或称养鱼周期)是指饲养殖鱼类从鱼苗养成食用鱼所需要的时间。养鱼采用哪一种养殖周期,主要是根据饲养鱼类在各个阶段生长速度的快慢、气候条件、鱼类的生活环境、养殖设施、放养密度、饵料的丰欠与质量、饲养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来决定。即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最经济的获得有价值的食用鱼。在鱼类生长速度较快时,能化费较少的饲料,得到较大数量的鱼产品。而各种鱼类生长速度是不一致的。因此,应根据不同的饲养对象,确定较合适的养殖周期。我国的淡水养鱼业,养殖周期一般为1年~3年。大水面养殖,饲养密度较稀,水体水质良好,养殖周期往往为2年(即第一年从池塘中养成大规格鱼种,第二年在天然水域养成食用鱼)。池塘养鱼由于饲养密度较高,水质较差,生长比天然水域慢。在长江流域的池塘养鱼业大多采用2年或3年的养殖周期,其中:鲢、鳙、鲤、鲫为2年,草鱼、鲂鱼为2年或3年,青鱼一般需3年~4年(见表2-3-1);珠江流域年平均气温较高,鱼类的生长期比长江流域长,在池塘中各种鱼类养殖周期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最新池塘养鱼知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