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黑龙江普通高中会考生物考试真题第一部分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其中1-20题,每小题2分,21-40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细胞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2.下列属于原核细胞的是A.酵母菌B.青霉C.蘑菇D.蓝藻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A.有无叶绿体B.有无细胞膜C.有无核膜D.有无细胞质4.鉴别蛋白质用下列哪种化学试剂A.斐林试剂B.碘液C.双缩脲试剂D.甲基绿5.下列生理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B.酒精进入胃黏膜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D.氧气进入肺泡细胞6.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最好选择的实验材料是A.黑藻B.洋葱表皮C.洋葱根尖D.菠菜叶片7.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A.乳酸B.酒精或乳酸C.酒精D.二氧化碳和水8.下列不属于癌细胞的特点是A.无限增殖B.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C.代谢减慢D.细胞表面发生变化9.下面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是A.受精卵B.骨髓造血干细胞C.红细胞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10.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同源染色体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D.有着丝点裂开11.哪种物质的合成需要供给氮源A.糖原B.淀粉C.脂肪D.胰岛素12.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结论是A.DNA是遗传物质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RNA是遗传物质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4.下面不能构成人体内环境的是A.淋巴B.细胞外液C.血浆D.细胞内液15.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可以形成的四分体数是A.46B.92C.23D.416.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靶细胞C.T细胞D.浆细胞17.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生长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18.由10个氨基酸合成的两条肽链脱去的水分子数量是A.9B.8C.7D.1019.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蛋白质B.水C.淀粉D.糖原20.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A.64种B.61种C.4种D.20种21.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光照强度B.食物种类C.湿度D.温度22.谷物中含量最丰富的多糖是A.糖原和纤维素B.淀粉和纤维素C.淀粉和糖原D.蔗糖和麦芽糖23.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A.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B.沃森和克里克C.施莱登和施旺D.赫尔希和蔡斯24.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从上至下第三条带是A.叶绿素B.叶绿素bC.叶黄素D.胡萝卜素25.下列哪个实验的实验材料必须保持生活状态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6.父母正常,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再生一个白化病女孩的概率是A.1B.1/4C.1/8D.027.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28.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B.同位素示踪法C.密度梯度离心法D.层析法29.在下列4个图中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是30.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31.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一亩水稻的产量C.每平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3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植物群落水平分层现象与地形有关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33.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C.促进染色体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D.促进细胞融合34.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A.三黑一白B.全部黑色C.二黑二白D.以上三种均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