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快乐的午餐1教材分析比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比多少。“比多少”是建立在了解数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教材用“快乐的午餐”这一情境呈现一些直观的、学生常见的事物,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理解数量之间的多少。“比多少”的基本方法是用一一对应的办法排一排,比一比。教材先引导学生通过一一对应的排列让学生明确它们的个数相同,以此建立“同样多”的概念。学生对于情境图呈现的场景十分感兴趣,有利于进一步发现数学信息,并进行比较。2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简单数量之间比较的能力,掌握了一些方法。本班学生思维较活跃,能够根据问题自己解决。但学生在解答时方法较为单一或者麻烦。且不知如何组织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如何加深学生对数字的熟练程度并且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它们成了本节课有待解决的问题。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于不等关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清楚地第1页共11页表达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一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良好的学习习惯。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多”“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的含义。描述比较的结果。教学难点:能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5课前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习题单。2、学具:松鼠、盘子、勺子、杯子图片若干。6总体设计意图本课是本单元的一个核心学习内容,由于本课操作性比较强,刚入学儿童又难以组织教学,所以,组织学生有序操作是完成本节课任务的重要前提。本节课,我通过组织学生探究以下的三个问题:盘子够吗?杯子和勺子够吗?说一说哪个最多,哪个最少?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第2页共11页首先,在教学本节内容的时候,我模仿教材的主题图制作教具,以故事形式导入新课,成功地将学生吸引住。使学生很快进入思考状态,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化静为动,激化问题的生成。其次,在观察主题图的基础上,我通过提出问题:这些餐具够用吗?安排学生动手摆出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它们,得出谁和谁一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的结论。并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来验证自己的发现。尤其是利用电子白板的生动直观、可操作强的特点,生动展现方法推倒和验证的过程。形象对比,再现过程,深化概念的感知。最后,并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组织同学们充分地说一说,让他们获得比较丰富的相等、多与少的感受。生动演示,发散思维,活化方法的运用。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充分运用多媒体,引导小组内每个同学亲自做一遍,说一遍,做明白,说明白,让每个小组明确集体共同的任务是什么,进而在获取丰富知识和体验的同时,形成集体意识,养成团队合作精神。7教学过程7.1快乐的午餐7.1.1创设情境,化静为动,激化问题的生成(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是小松鼠丁丁的生日,他邀请了他的几位小朋友一起去动物餐厅聚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出示小松鼠吃午餐的情第3页共11页境图,学生观察小松鼠、盘子、杯子、勺子的数量。)2.服务员给小松鼠们准备了这样的一份餐具,你觉得它准备的充分吗?(随机抽生回答,发现一:盘子够发现二:勺子比松鼠少一个发现三:杯子比松鼠多一个)(二)结合信息,提出问题这些餐具到底谁多谁少呢?你有好办法比一比吗?这节课就用同学们的方法来比一比。(生回答:摆一摆、连一连、画一画、分一分;板书:比一比)7.1.2形象对比,再现过程,深化概念的感知(一)观察操作,探究新知通过摆盘子教学活动,先请一名学生上台摆,拿出它们各自相对应的数量,摆完后,请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摆的。再全班动手操作摆一摆。(学生用电子白板分盘子。采取拖动的方法,得出两种分法;板书:一样多)(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