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土工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原理: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原理(二)取样:一、填方回填土:1、基坑:每20—50m3取样一组(每个基坑不少于一组)2、基槽与管沟:每层按20—50m取样一组3、室内:每层按100—500m2取样一组4、柱基:抽查柱基总数10%,不少于5根5、场地平整:每层按400—900m2取样一组注:1组系指两点以上。二、地基回填土:1、基坑与槽沟:每10m2取样一处,不少于5处2、柱坑:按总数抽查10%,不少于5处。三、在土料堆栈上取样时,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若干土样组成一组样品,不应少于40kg。(二)、执行标准: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三)、技术要求:1、回填土施工前,如无压实指标设计值,施工单位应取有代表性的土样送检测单位进行击实试验。检测单位应将土样的击实试验结果(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以检测报告的形式出具通知给施工单位.2、施工单位在回填土的整个过程中对所用土的含水率应严格控制。土太湿应进行晾干,土太干应洒水润湿。控制范围如下:(1)填方回填:按最佳含水率±3%控制(2)地基回填:按最佳含水率±2%控制3、回填土施工应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后的回填土应测定其干密度,检验其压实系数。当压实指标符合规定要求时,方可进行上一层施工。压实指标按以下要求控制:(1)填方回填土应有90%的检查点的压实系数大于或等于0。9,其余10%检查点的压实系数最低值不得小于0.86且分散,不得集中.4、试验项目包括:击实、含水率、密度试验.5、土样送交试验单位验收、登记后,即将土样按顺序妥善存放,应将原状土样和保持天然含水率的扰动土样置于阴凉的地方,尽量防止扰动和水分蒸发.土样从取样之日起至开始试验的时间不应超过3周。(四)试验步骤:一、击实试验1、本试验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2、仪器设备:(1)击实仪。A:击实筒:金属制成的圆柱形筒。轻型击实筒内径为102mm筒高116mm;重型击实筒内径为152mm筒高116mm,配有护筒和底板,护筒高度不小于50mm。B、击锤:锤底直径为51mm,轻型击锤质量为2500g,落距为305mm;重型击锤质量为4500g,落距为457mm.击锤应配导筒,锤与导筒间应有足够间隙,使锤能自由落下.击锤分人工操作和机械操作。电动击锤应配跟踪装置控制落距,锤击点应按一定角度均匀分布。(2)推土器:螺旋式千斤顶或用刮刀和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样品.(3)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4)台秤:称量10000g,感量5g(5)标准筛:孔径为20mm、40mm、5mm3、试样制备: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1)干法:用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20kg(重型为50kg),风干碾碎过500mm(重型过20mm或40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称取过筛的土样平铺于搪瓷盘内,将水均匀喷洒于土样上,充分拌匀后装入盛土容器内盖紧,润湿一昼夜,砂土的润湿时间可酌减。测定润湿土样不同位置的含水率,不应少于两点且相邻两个含水率之差宜为2%。注:轻型击实中5个含水率中应有2个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个接近塑限.(2)湿法: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样20kg(重型为50kg)碾碎过5mm(重型过20mm或40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测定其天然含水率,根据土样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按本条1款注的原则选择至少5个含水率的土样,分别将天然含水率的土样风干或加水进行制备,应使制备的土样水分均匀分布。4、试验步骤:将击实仪平稳置于刚性基础上,击实筒与底座联接好,安装好护筒,在击实筒内壁均匀涂一薄层润滑。称取一定量试样倒入击实筒内,分层击实.轻型击实试样为2~5kg,分3层,每层25击;重型击实试样为4~10kg,分5层,每层56击,若分3层,每层94击。每层试样高度宜相等,两层交界处的土面应刨毛。击实完成时,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6mm。卸下护筒,用直刮刀修平击实筒顶部的试样,拆除底板,试样底部若超出筒外,也应修平,擦净筒外壁,称筒与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1g,并计算试样的湿密度。用推土器将试样从击实筒中推出,取2个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2个含水率的差值应不大于1%。对不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