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4、《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施工组织设计6、施工图纸(二)施工安全防护部署和防护方法对临边、洞口、悬空和交叉作业、安全网张挂及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作出明确具体规定,并考虑到季节、环境及天气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如大风突至、火灾洪水等。二、工程概况(一)、一般概况本工程为贵阳市云岩区渔安、安井片区保障性住房(公租房)E组团项目,建设地点为贵阳市云岩区渔安村.建筑分类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计按6度设防。总建筑面积为302812.4平方米。整个E组团总共为16栋组成,总层数:E01~E07栋为-2+35F,E09~E10栋为—5+35F,E11~E12栋为-3+35F,E13~E16和E08栋为35F,住宅总户数4464户.其中E09~E10栋-1~-5F为车库,E11~E12栋-1~-3F为车库(其中-2~—3F战时为人防)。建筑高度为98.4米.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型式:框支剪力墙结构.该建筑为高层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等级六级.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下室为车库及6级人防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使用年限15年;且服务机构配套齐全。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1-三、洞口防护在建工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按规范要求进行防护.并且有醒目的示警标志,夜间有红灯示警。1、楼梯口防护楼梯扶手在楼梯踏步拆模后及时安装,否则,应沿楼梯设置1。0~1.2m高的护身栏杆。防护栏杆应符合规范规定,整齐牢固,与现场规范化管理相适应(具体详见下图).2、预留洞口、坑、井防护楼梯安全防护(1)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规定,水平孔洞短边尺寸大于25mm的,竖向孔洞高度大于750mm的都要进行防护.(2)楼层、屋面等平面孔洞边长小于500mm者,可使用坚实盖板固定盖设;平面洞口短边长500~1500mm者,可使用钢筋网或水平安全网进行防护,上铺遮盖物;平面洞口短边长1500mm以上者,先在洞口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并在洞口下方张挂安全网,也可搭设内脚手架。各类洞口防护的具体做法,要在一个施工现场形成定型化,不允许由作业人员随找材料盖上的临时做法,防止由于不严密、不牢固而存在事故隐患。(3)墙面等竖向洞口,可用工具式或固定防护门,内柱间距不得超过1.5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或砌体材料暂时封完备。3、通道口防护(1)在建工程地面入口处和施工现场,在施工人员流动密集的通道上方,应设置防护棚。(2)防护棚的宽度应大于出入口,长度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设置。建筑物在24m以下时,防护棚长度不小于3。0m;建筑物高度在24m以上时,防护棚长度不小于5。0m,并且防护棚顶部应搭成双层结构,层间距不小于-2-700mm.安全防护棚要满铺一层模板和一层安全网,侧面用钢筋网做防护栏板,高压电线线路侧面和上方采用竹杆和模板搭设隔离墙和防护棚。见下图:防护棚做法图四、临边防护深度超过2。0m的土方施工临边、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门、框架工程楼层的周边、转料平台的两侧边、楼梯临边、女儿墙的屋面周边等,当高处作业时,工作面的边沿没有围护设施或虽有设施但其高度低于800mm的,都应进行防护。(一)、主体施工阶段1、主体施工期间,每层模板拆除的同时立即补充该层的临边防护栏杆,栏杆要牢固可靠,上横杆任何一处都要能承受来自任何方向的12KN的推力。栏杆下设高180mm厚20mm踢脚板,防护樯杆立杆间距除应计算外,不宜超过2。0m。2、对转角处及一些难以设固定防护栏杆的地方,砌一道1.2m高的砖墙作临边防护。3、转料平台要设置1.0~1.2m的防护栏杆,栏杆外挂密目网封闭,底部四周铺180mm高挡脚板,平台板为50mm厚木脚手板.4、脚手架内侧与建筑之间的空隙用厚度为50mm的木板满铺封完备,与施工楼层形成整体,防止落入落物。5、做好“五临边”的防护工作,五临边指阳台周边,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的外侧边。“五临边"必须设置1。0M以上的双层围栏或搭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