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知识六严禁|防溺水安全知识小报少儿培训炎炎夏季已经到来,暑期时期,青少年小孩溺水身亡事故频发,已经惹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边我们来看看防溺水安全知识小报,欢迎阅读借鉴。防溺水安全知识一、游泳安全重点: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免得肢体抽筋;2、下水前试一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一定有伴相陪,不行独自游泳;4、下水前察看游泳处的环境,如有危险警示,则不可以在此游泳;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并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阻碍物,很不安全;6、跳水前必定要保证此处水深起码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余阻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7、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优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渡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志,留神自己能否被冲出太远,实时调整方向,保证安全。二、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法:万一不幸碰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乱,应保持冷静,踊跃自救:1、关于手脚抽筋者,假如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而后使劲张开,快速频频多做几次,直到抽筋除去为止;2、假如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使劲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挺直;3、假如大腿抽筋的话,可相同采纳拉长抽筋肌肉的方法解决。1/7三、怎样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1、游泳前必定要做好暖身运动;2、游泳前应试虑身体状况,假如太饱、太饿或过分疲惫时,不要游泳;3、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而后再跳入水中,不要马上跳入水中;4、游泳时如胸痛,可使劲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登岸,腹部痛苦时,应登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暖和。四、溺水急救:溺水后急救方法有: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马上除去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畅达,而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向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许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手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2、呼吸停止者应马长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正确,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慢慢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频频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慢慢使劲,不可以使劲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而后放手段(手不走开胸骨)使胸骨还原,频频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五、游泳时耳朵进水怎么办:耳内进水后应实时将水排出,最常有的方法是:1、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2/72、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频频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停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固性和压力的安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3、外耳道清理法:用洁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因为游泳池或河水不洁净,污水动听后惹起外耳道皮肤及鼓膜感染,或耳内进水后办理不妥,如不洁挖耳等,常可惹起以下几种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耵聍堵塞、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假如耳内进水后出现以上症状,应临时停止游泳,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六、夏季游泳注意事项:1、饭后、喝酒不宜游泳;2、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患病、身体不适或衰弱不宜游泳;3、雷雨的天候不宜游泳,水温太低、太凉不宜游泳;4、游泳时严禁与伙伴过分开玩笑,不要随兴下水,特别是野外;5、风波太大、照明不好不要游泳,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水浅、人多不行跳水;6、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