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炉冶炼设备管理制度为减少冶炼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加强对冶炼关键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特制定本管理考核办法。一、冶炼主要设备1、主要设备包括:中频炉设备、脱钩式钢水包、吊钩式电子秤、烘包器及出钢行车。2、冶炼主要设备要严格按照设备安全使用规定的要求,进行使用和检查。认真做好每一班的交接班及点检记录本记录工作,要求记录本书面整洁字体清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设备异常状况及时上报。二、主要设备安全使用规定1、中频炉:1.1、中频炉铝壳炉体出现开裂、变形等现象,应及时进行停止使用,修复再进入使用。当炉体使用年限达到两年以上铝壳炉体出现开裂现象应急时停止使用并进行更换。传动机构减速机使用期为两年期,两年强制报废禁止使用。1.2、中频炉电源柜在点检过程中出现水路堵塞,疏通未果时,应及时报修对电柜元器件进行拆除疏通或进行更换后在进行使用。1.3、每周检查中频间电源防护栏是否松动,是否存在掉落风险。出现松动晃动现象修复后再进行使用。1.4、每周吹扫电气柜积灰,清洁冷却管内水垢和堵塞物,在水管老化产生裂纹时及时更换。1.5、对变频装置进行检修,由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振动,要每周对变频装置和感应器装置螺丝、螺母、压接紧固件进行检查、紧固,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再进行使用,以免造成更大的故障。1.6、每周检查负载接线是否完好,绝缘是否可靠。熔炼炉在更换新炉衬后,应注意检查绝缘是否完好,感应器是否偏离,确认无误后再进行使用。1.7、每次在进行打结新炉衬时,要对电机和各传动机构进行检查;方向位置是否正确,炉体转动过程中声音是否正常、动作是否灵活平稳,炉体是否串动和移位现象,是否有卡阻抖动和循环管路接头渗漏现象,如有问题当及时修复后在使用。1.8、出钢坑、浇铸坑及排水坑出现潮湿或积水现象禁止使用。1.9、中频炉进水、回水及冷却塔水池温度每2小时进行一次检测,进水温度不超过35弋,回水温度不超过55弋。做好记录。1.10、每班检查一次循环水管路是否由破损及漏水现象2、脱钩式钢包:2.1、使用前对吊环、吊钩、横梁的检查,查看是否有裂纹、机械损伤,连接件是否松动,确认完好后才可进行使用。2.2、使用前对安全卡叉的检查,确保安全卡叉稳固灵活后在进行使用。2.3、使用前对塞杆驱动装置检查,保证驱动装置使用灵活。2.4、浇注用钢水包必须使用探伤合格的钢水包,钢水包关键连接部位如天平、连接耳轴、螺丝螺杆、吊耳、横梁、吊钩、安全卡叉等探伤周期为一年。2.5、钢水包包体有裂缝、钢包底部有变形的不得使用.(只有确保以上检查完全符要求方可使用,对与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以免浇铸过程中出现故障)2.6、钢水重量不得超过钢包额定允许钢水重量。2.7、钢包在吊装和运输过程中安全卡叉一定要锁紧,确保运输安全。2.8、钢包运输过程中塞杆驱动装置一定要锁紧,以免造成钢液外泄发生事故。2.9、钢包起吊和放置时,起重设备严禁突然加速上升或降,要轻起轻放。2.10、当起吊使用中间钩及钢包的横梁、吊环、吊钩出现松动、损伤或被钢水侵蚀时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更换以免发生严重事故。2.11、严禁更改钢包的结构,特别是一些承受重要载荷的部件,禁止随意增加包体的高度。2.12、钢包在安装、维修、试车及正常使用时严禁无关人员围观。2.13、严禁钢包从高空坠落来清除耐火材料。2.14、每周检查包体的焊缝(尤其对包底和安全卡叉)是否有开裂、变形及损伤,如有问题必须立即停止使用。2.15、出钢坑及浇注坑内有水时,严禁进行出钢和浇注。以免发生爆炸。2.16、当发生钢包漏钢水时,严重钢包通过有水的地方。2.17、剩余钢渣和钢液严禁倒入有水的容器中,以免发生爆炸。2.18、钢包使用完毕后,应除去损坏的耐火材料,重新砌好耐火材料。同时对钢包检查天平、吊柱、吊环、横梁、安全装置,塞杆和塞杆驱动装置3、吊钩式电子秤:3.1、使用前检查卸扣是否松动,钩头注销是否松动。3.2、使用前检查钩头扭曲度,当钩头扭曲度大于10%,断面磨损大于原厚度的5%时禁止使用3.3、检查隔热板螺丝是否松动、变形。隔热板与钢水包的距离必须大于1.4米。3.4、吊钩式电子秤严禁无需秤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