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认识感官优秀教案科学一年级4、认识感官教学目标:1、知道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2、初步了解视觉、听觉、触觉形成的原理,能用语言正确表述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人体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亲历感觉器官产生感觉的重要过程。教学难点:了解感觉器官为什么能产生感觉。三、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准备:每组三色三形物体,酒精、白醋、花露水各一瓶,鼓膜模拟实验器一套、牙签一根2、演示实验器材:耳朵解剖模型、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师:鲜艳的色彩、诱人的飘香、悦耳的旋律,这些是我们身体的哪些器官感觉到的?我们的身体有哪些感觉器官?感觉器官为什么能产生感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二):教学探究1、认识感觉器官及其作用活动一:出示下面物体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些物体中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第2页共12页生:这些物体中有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三种形状。师:你用了人体的什么器官?生:眼睛师:我们把眼睛称为视觉器官。活动二:分组实验——闻气味师:下面我们开展分组实验,请同学们打开瓶盖,你闻到了什么气味?师:请同学们看老师闻气味的方法。(示范闻气味)这样的方法可以避免有毒气体对我们鼻子的伤害。生:闻到酒味生:闻到醋味生:闻到花露水味师:你用了人体的什么器官?生:鼻子师:我们把鼻子称为嗅觉器官。活动三:分组实验——尝白糖水师:请同学们拿出烧杯装的液体,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它是什么味道?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尝的方法。(示范尝味道)这样的方法可以避免有毒液体对我们的伤害。生:尝到甜味。师:用到了什么器官?生:舌头师:我们把舌头称为味觉器官。活动四:分组实验——亲历皮肤产生痛觉师:请同学们拿出牙签,刺你的手,你会有什么感觉?生:疼痛师:是什么感觉出来的?生:手生:皮肤。师:我们把皮肤称为触觉器官活动五:课件播放音乐师:这段音乐好听第3页共12页吗?你的什么器官听到的?生:好听,耳朵听到的。师:我们把耳朵称为听觉器官。教学小结师:我们人有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等感觉器官。眼睛称为视觉器官,鼻子称为嗅觉器官,耳朵称为听觉器官,舌头称为味觉器官,皮肤称为知觉器官。能够感觉到色彩、气味、声音、香甜苦辣、疼痛等。第2单元用感官观察单元设计意图本单元主题的提出观察是人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也是小学生学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再借助观察获得发现,进而形成合理的解释和结论。科学离不开事实的证据,而事实证据的获得则离不开观察。观察是所有科学的基础。从个体的认识来看,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为学习小学科学课程做准备。所以本套教材在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之后,即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一年级学生对自然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想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这些都是人类探究世界的本能的观察行为。本单元将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为载体,在解决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到好奇的小第4页共12页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观察伴随着今后科学探究的每一步,逐渐学会各种观察的方法,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品质。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内容。9.1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举例说出动物"丨以通过眼、邱、鼻等感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