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钢筋工程钢筋工程是钢筋进场检验、加工、连接、安装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一、工程常用钢材:钢筋和高强度钢丝(钢管、型钢、钢绞线)钢筋按强度分为Ⅰ~Ⅳ级,级别越高,强度、硬度越高,但塑性相对降低。高强度钢丝分为冷拔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类。钢筋按化学成分:碳素钢钢筋普通低合金钢钢筋钢筋按外形:光圆钢筋变形钢筋(带肋钢筋)按生产工艺分:热轧钢筋: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钢筋,分为热轧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热轧成型后立即穿水,进行表面控制冷却,然后利用芯部余热自身完成回火处理所得的成品钢筋。(少用)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热处理钢筋精轧螺纹钢筋热轧光圆钢筋力学性能表面形状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mm)屈服点(Mpa)抗拉强度(Mpa)伸长率(%)光圆ⅠR2358~20235≥37025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表面形状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mm)屈服点(Mpa)抗拉强度(Mpa)伸长率(%)月牙肋ⅡRL3358~25≥335≥5101628~40≥490ⅢRL4008~25≥400≥5701428~40等高肋ⅣRL54010~25≥540≥8351028~32桩帽箍筋(光圆钢筋)箍筋(光圆钢筋)带肋钢筋高强度钢丝和小于Φ10的钢筋,一般卷成圆盘运至工地;大于Φ12的钢筋,都轧成6~12m一根的直条筋。二、钢筋进场检验材料检验项目(钢筋进场验收)①种类、钢号、直径要符合设计规定(查对标牌)②出厂质量证明,检验报告单。③外观检查(是否平直,有无损伤,表面是否有裂纹、油污、锈蚀等)④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即进场复验。在加工中及时发现问题(弯钩、调直等)若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运输、堆放、存贮中应保留钢筋标牌,分批按规格堆放,防止生锈、污染。三、钢筋加工:调直去锈——保证砼对钢筋的握裹力划线剪切弯曲绑扎及焊接等冷加工——改善钢筋性能1.调直去锈未经调直的钢筋会影响结构正常受力,使砼开裂。调直可用机械(调直机)或手动工具。使用机械能将调直、去锈和剪切等工序一次完成。也可采用冷拉的方法调直。若单纯为了调直,冷拉率控制在1%以内,或拉到表面铁锈开始脱落为止。经过冷拉或机械调直,一般不必另行除锈,否则,可用除锈机或风砂枪或钢丝刷手工除锈。2.划线与剪切划线是按图纸要求选配材料,划好长度。剪切可用钢筋切断机(40mm以内)或手动液压切断机(16mm以内)。直径大于40mm的钢筋常用电弧和氧割的方法剪切。下料长度的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之和+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1)外包尺寸—结构施工图中注明的尺寸是钢筋的外轮廓尺寸2)弯钩增加长度:弯钩形式有三种:180°半圆弯钩;直弯够;斜弯钩。钢筋弯曲角度30o45o60o9001350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0.5d0.85d2.0d2.5dd——钢筋直径箍筋周长=外包尺寸+箍筋调整值(或内皮尺寸)(外包尺寸和内皮尺寸时不同)3)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外包尺寸与其下料前的直线长度(轴线长度)之差。箍筋调整值箍筋长度量度方法箍筋直径(mm)4~56810~12量外包尺寸40506070量内皮尺寸80100120150~1703.钢筋弯曲绑扎骨架中的受力钢筋,应在末端作弯钩;焊接骨架的钢筋,绑扎骨架的受压钢筋和轴心受压构件的钢筋可不作弯钩。Φ40以内,宜用电动弯曲机。Φ30以内,有时也可用扳手在工作台上手工弯曲。对大弧度环形钢筋,先作弧形样板,在样板上弯曲。钢筋的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等应符合规范要求。(与钢筋直径有关)4.钢筋绑扎与焊接目的是为了钢筋接长。直径≯25mm的钢筋允许采用绑扎接头,但中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不得采用绑扎接头)焊接节约钢材:热轧钢筋,宜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等。钢筋对焊(闪光焊工艺)接触点焊(点焊机焊接相互交叉的钢筋如钢筋网和骨架等)电弧焊(用焊条),常见,应用广泛。带肋钢筋对焊结点电弧焊接头设置在同一构件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接头距钢筋弯曲处不应小于10d也不应位于构件最大号矩处。人工绑扎用铁丝(20~22号铁丝或镀锌铁丝)、扳手、小撬棒、马架、划线尺等。保证位置(在模板或架立筋上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