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系统技术要求1.RFID系统主体需求1.1.校园一卡通作为读者证件,考虑到将来发展的需要,同时须考虑今后在读者证管理上实现无有实体证件的应用模式,例如通过手工输入读者证号及密码、使用指纹认证方式等。要求提供具体详实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除考虑上述要求外要考虑到多个系统的用户能够相互关联统一管理,并提供今后系统发展的规划方案。1.2.RFID无线射频系统需要与多个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互,需要具备性能良好和功能完善的RFID图书馆应用服务器软件,RFID图书馆射频标签系统通过RFID图书馆应用服务器软件实现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无缝连接,并提供针对性的功能和性能的应用服务,从而确保图书馆整个数字化系统的稳定性并提高系统效率。投标人需要针对RFID应用服务器提交详细设计方案,建立一个中间件平台,支持开放性的接口,便于图书馆进行针对本馆的具体业务需求的二次开发。1.3.本次RFID系统的应用覆盖全馆流通、阅览及典藏图书。其中,外借全流通书库实现读者智能文献检索、自助借还服务;阅览及典藏书库但需实现基于OPAC的在线智能文献检索、引导功能。1.4.总体要求:要求根据项目的基本需求,依据图书馆具体项目实施情况,提供详细的深化设计和解决方案,并提供系统集成服务。提供不少于2年的现场系统维护服务。实施中提供系统集成实施计划、设计方案、相关技术文档、试运行报告、上线情况、实施情况技术报告等。1.5.非自主版权产品,需要原厂授权。2.RFID标签及相关设备RFID具有传统条码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帮助图书馆实现包括读者自助借阅、24小时自助还书、防伪防盗、多目标识别等功能。通过使用RFID技术,图书馆管理人员中可以实现快速馆藏清点、借/还书资料即时识别、快速准确数据库检查和更新、更加安全防盗等功能,这使得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变得更加简便,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快捷使得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同时因为RFID标签的隐蔽性较磁条差,容易被认为破坏,故目前采用磁条和RFID双重防盗,系统目前需要能够实现磁条和RFID双重防盗,同时系统应具备过渡为纯RFID解决方案的能力。建设目标是通过RFID系统来识别、追踪和保护图书馆的所有资料,实现图书资料等借还的无人化,顺架、查找、馆藏盘点智能化,目的是最大程度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料处理的效率。要求能够同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集成和数据互通,从而形成一个面对读者的一体化的设备系统。2.1.采购清单:名称数量RFID标签图书专用书架层板防电磁屏蔽专用RFID馆员工作站自助借还系统设备自助归还系统设备(室外)RFID手持点检仪磁条安全门系统设备(双通道)RFID安全门系统设备(双通道)自助借还书系统应用软件RFID图书馆应用服务器软件其他项目项目名称数量粘贴标签写入数据2.2.RFID标签技术要求RFID标签是一种带有天线、存储器与控制系统的无源低电集成电路产品,可在其中的存储晶片中多次写入及读取图书、媒体资料的基本资料,用于图书和多媒体光盘资料的标签辨识。2.2.1.采购数量图书专用RFID标签数量:万张本产品用于图书资料的辨识,可以粘贴在一般图书上。书架层板防电磁屏蔽用RFID标签数量:万枚本产品用于书架层板的标识,为长方形产品,大小适中,可以粘贴在金属书架层板表面,不影响标签的读取,标签表面可打印编码号。2.2.2.具体指标类别指标功能要求标签中有存储器,存储在其中的资料可重复读、写。标签可以非接触式地读取和写入,加快文献流通的处理速度。标签具有一定的抗冲突性,能保证多个标签地同时可靠识别。标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防止存储在其中的信息被随意读取或改写。标签为无源标签,须符合国际相关行业标准,如ISO15693标准,ISO18000-3标准等。图书用标签采用AFI或EAS位作为防盗的安全标志方法。且AFI标志位必须可以用户自由修改。(建议使用AFI模式)标签固有频率误差频率小于或等于±300KHz范围。相关的RFID阅读产品设备,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读取存储在标签中的资料(实际工作环境,若以标签容量1024bits为标准计算,每种工序中标签的读取速度都能达到0.1s之内)。标签自带单面粘性,保证在标签质保期内不开胶脱落,同时应保证采用中性粘胶对图书及其它介质黏贴表面无损害。图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