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基处理简介VIP免费

地基处理简介_第1页
1/101
地基处理简介_第2页
2/101
地基处理简介_第3页
3/101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地基处理简介第十一章制作:务新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电子教案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十一章地基处理简介§11.1概述§11.3挤密压实法§11.2换土(垫层)法§11.4排水固结法§11.5深层搅拌法§11.6其他地基加固法简介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一、人工地基的概念和适用条件经人工处理或加固后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工程上常将淤泥和淤泥质土统称为软土冲填土(吹填土)是指在水利建设或江河整治中,用挖泥船或泥浆泵将江河或港湾底部的泥砂用水力冲填(吹填)形成的沉积土。杂填土是指因人类活动而填积形成的无规则堆积物,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等。§11.1概述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二、地基处理的目的地基处理的目的是针对在软弱地基上建造结构物时有可能产生的问题,采用人工的方法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以达到满足结构物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包括: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增加地基土的稳定性;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改善软弱土的渗透性,加速固结沉降过程;改善土的动力特性和提高其抗震性能;消除或减少特殊土的不良工程特性,如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的膨胀性等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三、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及适用情况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每一具体工程都要进行具体细致分析,应从地基条件、处理要求(包括经处理后地基应达到的各项指标、处理的范围、工程进度等),工程费用以及材料,机具来源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人工地基土木工程建设中,当遇到工程地质条件不良的软弱土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要求时,需经人工处理加固后建造基础,这种人工处理后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二、地基处理的方法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热学处理置换排水挤密加筋搅拌灌浆热加固冻结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分类处理方法适用范围1.换土垫层法垫层法浅层非饱和土和软弱土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季节性冻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强夯挤淤法厚度较小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2.振密、挤密法表层压实法接近于最优含水量的浅层疏松粘性土、松散砂性土、湿陷性黄土及杂填土重锤夯实法无粘性土、杂填土、非饱和粘性土和湿陷性黄土强夯法碎石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低饱和度的粉涂于粘性土及湿陷性黄土振冲挤密法砂性土和年利含量小于10%的粉土土(或灰土)桩法湿陷性黄土、新近沉积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砂桩法松砂地基和杂填土地基夯实水泥土桩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和淤泥质土爆破法饱和净砂、非饱和但灌水饱和的砂、粉土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条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3.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法软粘土地基砂井法透水性低的软粘土,但不适应于有机质沉积物地基真空预压法能在加固区形成稳定负压边界条件的软土地基真空-堆载预压法软粘土地基降低地下水位法特别是饱和粉、细砂地基电渗排水法饱和软粘土地基4.置换法碎石桩法不排水抗剪强度大于20kPa的淤泥、淤泥质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石灰桩法软弱粘性土强夯置换法软粘土CFG桩法填土、饱和和非饱和粘性土、砂土、粉土等地基柱锤冲扩法杂填土、粘性土、粉土粘性素填土、黄土等地基EPS超轻质填料法软弱地基上的填方工程分类处理方法适用范围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条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分类处理方法适用范围5.加筋法土工聚合物砂土、粘性土和软土,或作反滤和隔水材料加筋土人工填土的路堤和挡土结构土层锚杆一切需要将应力传递到稳定土层中的工程土钉开挖支护和天然边坡支护树根桩法软弱粘性土和杂填土6.胶结法注浆法岩基、砂土、粉土淤泥质土、粘土和一般人工填土,也可用于暗滨和托换高压喷射注浆法砂土、粉土、淤泥和淤泥质土、粘性土、黄土、人工填土等,也可用于既有建筑的托换水泥土搅拌法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且承载力不大于140kPa的粘性土7.冷热处理冻结法饱和砂土和软粘土的临时处理烧结法非饱和粘性土、粉土和湿陷性黄土8.其他锚杆静压桩淤泥质土、粘性土、人工填土和松散粉土沉降控制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基处理简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