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高架结构10.1一般规定10.1.1本章适用于下列高架结构:1区间桥梁;2高架车站中的轨道梁及其支承结构。高架车站中其他构件的结构设计按现行建筑设计规范进行。10.1.2区间桥梁应满足列车安全运行和乘客乘坐舒适的要求。结构除应满足规定的强度外,要有足够的竖向刚度、横向刚度,并应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10.1.3区间桥梁应根据耐久性要求,按100年设计使用年限设计。10.1.4区间桥梁的建筑结构形式应满足城市景观和减振、降噪的要求。除大跨度需要外,不宜采用钢结构。10.1.5区间一般地段宜采用等跨简支梁式桥跨结构,并宜推广采用预制架设、预制节段拼装等工厂化施工方法。10.1.6区间桥梁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桥墩。桥墩类型宜分段统一。10.1.7区间桥梁墩位布置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跨越铁路、道路时桥下净空应满足铁路、道路限界要求,并预留结构可能产生的沉降量、铁路抬道量或公路路面翻修高度;跨越排洪河流时,应按1/100洪水频率标准进行设计,技术复杂、修复困难的大桥、特大桥应按1/300洪水频率标准进行检算;跨越通航河流时,其桥下净空应根据航道等级,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的要求。10.1.8对于铺设无砟轨道结构的桥梁,应设立沉降观察基准点,进行系统观测与分析。其测点布置、观测频次、观测周期,应按无砟轨道铺设要求确定。10.1.9道岔全长范围宜设在连续的桥跨结构上,当不能满足时,梁缝位置应避开道岔尖轨和心轨范围。10.1.10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徐变上拱度应严格控制,轨道铺设后,无砟桥面梁的后期徐变上拱值不宜大于10mm。应根据轨道专业的要求,控制无砟桥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轨道铺设后的后期徐变量。10.1.11区间桥梁墩台基础的沉降应按恒载计算。跨度小于等于40m梁的相邻桥墩,其工后沉降量之差不应超过下列容许值:有砟桥面为20mm;无砟桥面为10mm。对于外静不定结构,其相邻墩台不均匀沉降量之差的容许值还应根据沉降对结构产生的附加影响来确定。10.2结构刚度限值10.2.1桥跨结构竖向挠度的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列车静活载作用下,桥跨结构梁体竖向挠度不应大于表10.2.1的规定。表10.2.1梁体竖向挠度的限值2跨度超过100m的桥梁,按实际运行列车进行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后,梁体竖向挠度可低于表10.2.1规定。分析得出的列车安全性及乘客乘坐舒适性指标应满足下列规定:脱轨系数Q/P≤0.8(10.2.1-1)轮重减载率△P/P≤0.6(10.2.1-2)式中:Q—轮对一侧车轮的侧向压力;P—一侧车轮轴重;△P—一侧车轮减载量。车体竖向加速度az≤0.13g(半峰值)(g为重力加速度)车体横向加速度ay≤0.10g(半峰值)10.2.2在列车静活载作用下,有砟轨道桥梁梁单端竖向转角不应大于5‰,无砟轨道桥梁梁端转角不应大于3‰。无砟轨道梁单端竖向转角大于2‰时,应检算梁端处轨道扣件的上拔力。10.2.3在列车横向摇摆力、离心力、风力和温度力作用下,桥跨结构梁体水平挠度应小于等于计算跨度的1/4000。10.2.4在列车活载作用下,桥跨结构梁体同一横断面一条线上两根钢轨的竖向变形差形成的两轨动态不平顺度不应大于6mm。计算时,列车活载应计动力系数如不能满足时,应进行车桥或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10.2.5铺设无缝线路及无砟轨道桥梁的桥墩纵向水平线刚度限值应按下列规定采用:跨度L(m)竖向挠度容许值L≤30mL/200030<L≤60L/150060<L≤80L/1200L>80L/10001桥墩线刚度限值应根据工程条件及扣件阻力经钢轨动弯应力、温度应力、制动应力和制动附加应力的计算确定。2如不作计算,双线及多线简支梁桥墩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限值当不设钢轨伸缩调节器时,可按表10.2.5采用。单线桥梁桥墩纵向水平线刚度取用表中值的1/2。表10.2.5桥墩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限值跨度L(m)最小水平线刚度(kN/cm)L≤2024020<L≤3032030<L≤40400梁跨大于40m的简支结构,其桥墩纵向水平线刚度可按跨度与30m比增大的比例增大。不设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连续梁,当联长小于列车编组长度时,可以联长为跨度,按跨度与30m比增大的比例增大刚度;当联长大于列车长度时,可以列车长为跨度,按跨度长与30m比增大的比例增大刚度。连续刚构可采用结构的合成纵向刚度。10.2.6区间桥梁墩顶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