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工程施工方案第1章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及地形地貌1.1.1工程简介拟建东方万汇城项目南北连接地下通道A一期由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基坑设计等级为一级。1.1.2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南京浦口东方万汇城,为河漫滩相。1.1.3周边环境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1.2.1工程地质1.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2.1素填土:灰褐色、灰黄色等,湿、松散,以软塑状粘性土为主偶含碎石,局部含植物根茎,堆填年限少于3年。3.2-1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含铁锈斑痕,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4.2-2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为粉质土和粘土。灰色,流塑,夹薄层粘土,见少量腐植质。5.2-3粉砂夹粉土:灰色,饱和,稍密(局部中密),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6.2-4粉细砂青灰色,饱和,中密,夹粉土,含较多云母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7.2-5粉细砂:灰色,饱和,中密(局部中密),较多云母晶片,局部夹薄层粉土。8.2-6粉质粘土:局部为淤泥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夹薄层粉砂。9.3-1粉细砂,灰色,饱和,中密-密实,较多云母晶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该层粘粒含量在0.4%-8.4%,平均3.8%。10.3-2粉土夹粉质粘土:灰色,粉质粘土呈软塑~流塑状态;粉土呈中密(局部稍密),含雨云母碎片;局部夹粉砂,水平层理发育,土质极不均匀。11.3-3粉细砂,灰色,饱和,密实(局部中密),较多云母晶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12.4卵砾石混砂:灰~灰黄色,中密,粒径一般2~10cm,部分大于10cm,次磨圆状,石英砂岩质,混中粗砂。13.5-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褐红色,岩芯已强烈风化呈“粘性土”状,手捏易碎,遇水软化强烈,属极破碎,极软岩。114.5-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褐红色,岩芯总体呈“柱~长柱”状,岩芯强度较低,易击碎,声哑,无回弹,有凹痕,局部夹有泥岩。属极软岩,较完整。1.3设计情况及工程数量基坑四周采用SMW工法支护桩加钢管支撑作为挡土及止水结构,型钢采用隔一插一型;坑内、坑外地基加固采用深搅加固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第2章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对应措施2.1工程特点分析本工程施工工期较紧,应科学安排,合理组织施工。2.2施工重点难点分析a.质量的重点在防水及防变形。支护结构能否满足基坑防水设计要求,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没有渗漏,是保证本工程质量的重点。b.工期的重点在围护及主体桩基结构施工。深搅桩施工完后再施工钻孔桩,存在工序衔接的问题。c.安全的重点1、能否保证开挖和结构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安全与稳定,是本工程安全控制的首要任务。2、城市环境对施工控制要求高,特别是基坑周边的地面存在较多地下管线网,使得地面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要求更加严格。施工中如何有效控制各工序的作业,各项指标控制在预警值内,也是本工程的难点之一。2.3对应措施针对上述的工程特点、重点与难点分析,提出以下初步对应措施,详细的叙述在施工方案中的相关章节给予说明。a.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队伍进场开展前期围挡、搭临、测量放线工作后,场地施工条件已基本具备,每个工作面内的主体结构工程桩、基坑围护结构、基坑内支撑等工序均进行平行分区、分段流水作业,合理穿插、紧促搭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b.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预测与监测方案,实行信息化施工。对地表沉降、水平位移、基坑变形、地下水位、基底隆起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预测与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c.制定应急措施,防范各种工程风险,对突发事件进行处2理。对台风、暴雨等不良气候条件和滑坡、坑底隆起、涌水涌砂等不良地质条件以及各种突发事件制定应急措施与方案,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方能处惊不变,从容应对,保证工程顺利进行。d.在施工前对周围受影响的管线进行详细调查,会同管线部门制定搬迁、保护方案。施工过程中需切实做好管线监测和保护工作。e.施工期间将尽量降低施工噪音,确保施工区域周边道路畅通,无积水,无泥浆污染,将施工对周边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施工噪音大的工序尽量安排在白天。围墙和大门都将按照业主要求建设,高规格严要求,定期对大门和围墙进行清洗,施工临时办公及生活用房全部采用彩板房。2.4新工艺、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