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架设(脚手架作业)第一节外防护脚手架1、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地基部分必须平整夯实,并设置排水沟。2、落地式外脚手架必须沿脚手架长度方向铺设50cm厚脚手板。3、落地式外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mm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落地式脚手架基础说明:落地式脚手架基础说明:1、悬挑式脚手架的悬挑梁必须选用不小于16号的工字钢,楼层预埋U型环,具体型号必须经过设计计算确定。2、落于结构上的锚固段应是悬挑的1.5倍,且必须采取两道锚固,每道悬挑梁均应加设斜拉钢丝绳。3、脚手架底部应按规范要求沿纵横方向设置扫地杆,悬挑梁上表面应加焊钢筋以固定立杆,在横杆上方沿脚手架长度方向铺设木枋,并满铺模板进行防护。4、脚手架底部立杆内侧应设置180mm高踢脚板。5、杆件搭设及防护同前述落地式外架。1、架体结构要有定型主框架,其节点上的杆件应焊接或螺栓联接,两主框架之间距离不得超过8m,其底部用定型的支撑框架连接,支撑框架的节点处的各杆也要焊接或螺栓连接,主框架间脚手架立杆应支撑在支撑框架上。架体上悬臂不得大于架体高度的1/3,且不应超过4.5m。2、防坠落、导向防倾斜装置架体上必须设置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必须有两处以上与建筑物连接,并不得设置在架体升降用的附着支撑上,且灵敏可靠。架体上还要设置防止倾斜的防倾装置。3、架体防护架体外侧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全封闭,临街面应做硬质立面封闭,架体底部与建筑物间的空隙要用硬质防护封闭严密。操作前要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4、架体支撑架体主框架要与其覆盖的每个楼层进行连接,连接构件要经过设计计算。升降所用钢挑梁要经过设计计算,并与建筑物牢固连接。工作状态时,架体底部要有支托和斜控等装置。5、分段验收每次升降前后必须经过检查验收确认无误方可操作,检查要有记录,资料齐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防坠及导向防倾斜说明:整体升降式脚手架a)立面图;b)侧面图1—上弦杆;2—下弦杆;3—承力桁架;4—承力架;5—斜撑;6—电动倒链;7—挑梁;8—倒链;9—花篮螺栓;10—拉杆;11—螺栓提升架导轨、承重梁、防坠梁等构件防坠装置防倾及导向装置杆件布置说明:1、脚手架架体阴阳转角处应设置四根立杆,大横杆应连通封闭。2、脚手架每一主节点处必须加设横向水平杆。3、内外立杆的连线应垂直于建筑物结构边线,紧贴每一组立杆必须设置小横杆。4、立杆除顶层顶部外必须采用对接,大横杆在架体转角外可以搭接,剪刀撑必须搭接。5、剪刀撑、连墙件必须随外脚手架同步搭设、同步拆除。严禁后搭先拆。1、脚手架的钢管应横平竖直,转角位置的大横杆不能超过转角20cm,小横杆外露部分应长短均匀。2、脚手架立杆应分布均匀,间距一般为1.5m,大横杆应保持水平,步距一般为1.5m(或1.8米),每步脚手架应设置腰杆,一般为90cm高。3、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网体竖向连接时采取用网眼连接方式,每个网眼应用绑绳固定牢固,网体横向连接时采取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架体转角部位应设置木条作内衬,以保证架体转角整齐美观。4、脚手架外排立杆表面刷黄色油漆,每隔一组或两组剪刀撑设置一道30cm高踢脚板具体尺寸见图示),固定在立杆内侧。剪刀撑和踢脚板表面刷红白警示色油漆。立面防护说明:1、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5m。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并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2、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3、一字型、开口型双排架两断口必须设置横向斜撑;24米以上架体在架体拐角处及中间每六跨设置一道搭接斜撑。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必须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不小于两扣件紧固。剪刀撑和横向斜撑说明:(一)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主体施工阶段,施工层、拆模层、第二层必须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必须铺至建筑物结构。2、从第二层起,应每隔12米设置一道硬质隔断防护,并在其中间部位张挂水平安全网。3、脚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