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边城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峒(tóng)傩送(nuó)糍粑(cí)B.氽水(tǔn)犬吠(fèi)踹水(chuài)C.涎皮(xián)莞尔(wǎn)胡诌(zhōu)讳(huì)竹篁(huáng)搓手(cuō)解析:A项中的“峒”应读“dònɡ”。答案:A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包袱搭船火镰欢渡春节B.荧火虫规矩乖巧焖瓜菜C.草莺繁密悲悯迷迷糊糊D.翘起涌道储蓄张冠李戴解析:A项中的“欢渡”应改为“欢度”;B项中的“荧火虫”改为“萤火虫”;D项中的“涌道”改为“甬道”。答案:C3.下列各句横线上应填的叠词恰当的一项是()(1)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________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2)祖父把船拉回来时,见翠翠________地坐在岸边,问她是什么事,翠翠不作声。(3)因屋前滨水,长脚蚊子一到黄昏就________地叫着。(4)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________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解析:“喁喁”是形容说话的声音(多用于小声说话)。原句讲“船上人说着话”,可见用“悄悄”不当,排除C、D两项。“嘤嘤”是象声词,一般形容鸟的叫声;“嗡嗡”也是象声词,但它用来修饰蚊子的叫声比较合适,所以选B项,排除A项。答案:B4.填空。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________族人,现代________、散文家、文物研究家。1918年小学毕业后投身行伍,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3年到北京。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积极创办刊物,并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________作家群”。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其巨著《中国服饰史》为学界所重。文学创作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70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1988年病逝于北京。主要作品有《湘西散记》《长河》《________》等。答案:苗小说家京派边城5.课文自然分四个部分,请概括每个部分的段意。答案:第一部分(即课文“三”部分),写端阳风俗。第二部分(即课文“四”部分),写两年前的端阳节。第三部分(即课文“五”部分),又一个端阳节。第四部分(即课文“六”部分),写老船夫及翠翠的心事。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是《边城》中的语句,请选出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1)翠翠坐在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________成桃花色的薄云。(2)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________来异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3)翠翠吓怕起来,一面________声喊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4)祖父却在床上醒着,________起个耳朵听对溪高崖上的人唱了半夜的歌。解析:第(1)句选“烘”不选“照”,用“照”俗了些,用“烘”更符合夕阳的特点,所以排除A、B两项。第(3)句选“锐”不选“大”,因为“锐”有“尖锐、锐利”之意,比“大”更能体现翠翠害怕的心理,所以排除D项。答案:C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B.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C.祖父到了那渡船处时,见代替他的老朋友,正站在白塔下注意听远处鼓声。D.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解析:A项成分残缺。“地方军事”后应加“的”。答案:A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人,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湘行散记》《边城》等,他对中国的服饰也很有研究。“冲淡而情深”,在清新质朴的文字背后,隐伏着作者内心巨大的热情与悲愤。C.《边城》借用祖父孙女二人的故事,主要表现湘西秀丽的自然风光,展现了湘西的风土人情。D.《边城》的主人公翠翠,是个纯真美丽的少女,她天真活泼,乖巧善良,情窦初开,表现出少女的敏感和羞涩。解析:C项表述错。作者所要表现的是那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答案:C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