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专题一第一讲课后高效测评练习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授课提示:对应高效作业(一)一、选择题(2010年沈阳六校联考)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著名旅游胜地的等高线(单位:m)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可能有两条河流交汇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2.某游客用罗盘测出图上凉亭在他的东南方,教堂在他的西北方,该游客最有可能站在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河谷处的等高线是由海拔低处向高处凸出的,丙地附近正好有两个河谷。第2题,注意图中的指向标,把指向标放到甲、乙、丙、丁四个地点进行验证即可得出结论。答案:(2010年大连调研)读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和某种天气系统出现频率分布图,回答3~5题。3.在图示范围内出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A.温带气旋B.热带气旋C.锋面D.反气旋4.该天气系统出现频率最高的海域面积大约为()A.5万平方千米B.50万平方千米C.100万平方千米D.500万平方千米5.关于该海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B.附近有暖流经过C.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D.附近有马里亚纳海沟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学生常见天气系统——台风的形成与分布。根据经纬网可确定该地为西北太平洋,因为该天气系统出现频率最高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接近或大于30℃,所以该天气系统为热带气旋(台风)。第4题,本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读图,根据经纬度数值即可计算出。第5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应用能力。该海域附近有暖流经过和马里亚纳海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答案:(2010年福建四地六校联考)读三角坐标统计图,回答6~8题。6.若该图表示工业部门对不同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a、b、c分别表示原料、动力和市场(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图中四点最能体现石油加工业区位选择要求的是()A.①B.②C.③D.④7.若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投入要素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科技投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图中四点最能体现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是()A.①B.②C.③D.④8.如果a、b、c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则图中四点能体现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6题,石油加工业的产品运输不便,故该类工业最好布局在靠近市场的地方;读三角坐标统计图可知,④点对市场的依赖程度最大。第7题,亚洲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农业,劳动力投入在总投入中所占比重最大,对应图中的③点。第8题,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地区,一般为经济落后,第二、三产业不发达,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地区,对应图中的③点。答案:(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卷)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9~10题。,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A.陆地相对上升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C.海面相对上升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10.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该地公路沿线的山坡上有古海蚀地貌——海蚀穴的出现,说明该地陆地相对上升。第10题,在地形剖面图中,垂直比例尺的选择要考虑到地面起伏的大小,一般地图所示范围内,实际的垂直高度要远小于水平距离,因此,要突出地面的起伏,绘图时应选择较大的垂直比例尺。答案:(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11~14题。1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A.3°B.5°C.8°D.10°1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13.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⑤D.④和⑤14.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A.①B.②C.④D.⑤解析:第11题,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