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如何治疗导读:首先要克服来自病人的“否认“,取得病人的合作。其次,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如人格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分裂症样症状等。还要注意加强病人营养,补充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等物质。……首先要克服来自病人的“否认“,取得病人的合作。其次,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如人格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分裂症样症状等。还要注意加强病人营养,补充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等物质。一戒断症状的治疗单纯戒断症状:由于酒精与苯二氮卓类药理作用相似,在临床上常用此类药物来缓解酒精的戒断症状。首次要足量,不要缓慢加药,这样不仅可抑制戒断症状,而且还能预防可能发生的震颤谵妄、戒断性癫痫发作。以地西泮为例,剂量一般为次,次日,首次剂量可更大些,口服即可,〜日后逐渐减量,不必加用抗精神病药物。由于酒依赖者有依赖的素质,所以应特别注意,用药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发生对苯氮二卓类的依赖。如果在戒断后期有焦虑、睡眠障碍,可试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震颤谵妄:在断酒小时后出现,〜小时达到极期,其他脑、代第2页谢、内分泌问题也可出现谵妄,应予以鉴别。一般注意事项:发生谵妄者,多有兴奋不安,需要有安静的环境,光线不宜太强。如有明显的意识障碍、行为紊乱、恐怖性幻觉、错觉,需要有人看护,以免发生意外。如有大汗淋漓、震颤,可能有体温调节问题,应注意保温。同时,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功能受损,易致感染,应注意预防各种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镇静:苯二氮卓类应为首选,地西泮一次,〜次日,如果口服困难应选择注射途径。根据病人的兴奋、自主神经症状调整剂量,必要时可静脉滴注,一般持续一周,直到谵妄消失为止。控制精神症状:可选用氟哌啶醇,次,次日,肌肉注射,根据病人的反应增减剂量。其他: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补充大剂量维生素等。酒精性幻觉症、妄想症:大部分的戒断性幻觉、妄想症状持续时间不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可选用氟哌啶醇或奋乃静口服或注射,剂量不宜太大,在幻觉、妄想控制后可考虑逐渐减药,不需象治疗精神分裂症那样长期维持用药。酒精性癫痫:不常见,可选用丙戊酸类或苯巴比妥类药物,原有癫痫史的病人,在戒断初期就应使用大剂量的苯二氮卓类或预防第3页性使用抗癫痫药物。二戒酒硫治疗:戒酒硫,,能抑制肝细胞乙醛脱氢酶,本身是一种无毒物质。但预先给予,能使酒精代谢停留在乙醛阶段,出现显著的体征或症状,饮酒后约分钟之后即出现面部发热,不久出现潮红,血管扩张,头、颈部感到强烈的搏动,出现搏动性头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渴、低血压、直立性晕厥、极度的不适、软弱无力等,严重者可出现精神错乱和休克。在每天早上服用,最好在医疗监护下使用,一次用量克,可持续应用一月至数月。少数人在应用治疗中即使饮少量的酒亦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死亡的危险,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和年老体弱者应禁用或慎用。在应用期间,除必要的监护措施外,应特别警告病人不要在服药期间饮酒。一戒酒:戒酒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临床应根据病人酒依赖和中毒的严重程度灵活掌握戒酒进度,轻者可尝试一次性戒断,对严重酒依赖者可采用递减法逐渐戒酒,以避免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以致危及生命。无论一次或分次戒酒,临床上均要密切观察与监护,尤其在戒酒开始的第周,特别注意病人的体温、脉搏、血压、意识状态和定向力,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戒断反应。戒酒硫,能抑制乙醛脱氢酶,使酒第4页精代谢停留在乙醛阶段,使病人厌恶饮酒。预先给药后,即使少量饮酒,〜分钟出现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出汗、心动过速等,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等,可危及生命。戒酒硫最好在医疗监护下使用,〜,每日次,早上服用。在服药期间应警告病人不能饮酒,对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或年老体弱者禁用或慎用。二对症治疗:针对病人出现的焦虑紧张和失眠症状,可用抗焦虑药,如地西泮安定、氯硝西泮等。若出现明显的兴奋躁动、幻觉妄想等,可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对情绪抑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