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上)高三第二次考试地理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分第Ⅰ、Ⅱ卷两部分,共38题,满分:100分。2、考试时间:90分钟。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第I卷(选择题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右图中的太阳光照情况下,加拿大的白昼渐长时,应出现在A.12月22日至第二年3月21日B.3月21日至6月22日C.6月22日至9月23日D.9月23日至12月22日右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分析判断2~3题。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正南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3.该地的经度是A.100°EB.110°EC.125°ED.130°E4.当“嫦娥一号”受“日凌”影响时,太阳、人造卫星、地球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5.我国的教师节至中秋节,下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正确的是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C.这一时期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D.这一时期内北京比武汉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6.我国人民向来有体味自然、抒发情怀的传统。下列诗句体现了地球公转、地球自转现象的是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②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下面甲图中的A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是变化的,因此A点也是移动的。据此完成7~8题。7.当A点移到最低纬度位置时,太阳直射点A.在23°26N′上B.可能在赤道上C.在66°34S′上D.可能在极圈上8.乙图中能正确表示A点在一年中的运动轨迹的是A.AB线B.CD线C.EF线D.AF线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9~10题。9.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10.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11.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所在地学校内(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其支架倾角,下列四幅日照图中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下图中CH线为晨昏线。完成12~13题。12.能反映北半球冬季的是A.只能是甲B.只能是甲、乙C.只能是甲、乙、丙D.甲、乙、丙、丁都能13.若丁图中的经线为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此时北京时间为A.6时B.8时C.12时D.昏线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4~15题。14.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15.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假设下图表示纬线圈,A、B、C、D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四段弧,其中AB为夜弧,其余各弧为昼弧,据此回答16~17题。16.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B.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17.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读下图回答18~19题18.左图中各箭头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的热力作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纬度位置相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①的数值大小有关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的数值大小有关C.四川盆地的年平均气温较高,与③的数值大小有关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总辐射较大,与④的数值大小有关19.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各箭头表示方向,①②③④表示各类地质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B.乙、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并含有化石C.断层形成与①有关D.②③④属于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