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高产栽培基地建设【知识目标】¨了解油茶高产基地的立地条件;¨了解油茶高产基地的建设环节;¨掌握油茶的生产管理技术。【能力目标】会指导茶农进行油茶的种植;会指导茶农进行油茶的抚育管理;会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岗位覆盖性】涉及到油茶基地规划、油茶基地建设、油茶抚育管理和油茶采收等岗位。中国是油茶的原产地,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属山茶科是我国主要的和特有的木本油料树。油茶树寿命长,适应性强,丘陵、山地、沟边、路旁均能生长,不与粮、棉争地。油茶不仅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同时是一种常绿阔叶树,叶厚革质,且树干光滑能起防火作用,因此,也是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油茶适宜栽培区域是指以油料生产为经营目标的油茶适生区域。我国油茶分布界线是:北纬23°30′~31°00′,东经104°30''~121°25′,主要栽培分布区在北纬23°~30°。在分布区范围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丰富。特征和特性1、特征油茶为常绿小乔木,高达4~6m,矮的2~3m。花两性,无柄,10月中、下旬开花,开花以后直到次年10月间果实方能成熟,因此,油茶树上花与果同时俱在。2、适生条件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年平均温度14~21℃,最低月平均温度不得低于0℃,最高月平均温度为31℃,相对湿度在74~85%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mm以上,且四季分配均匀,日照1800~2200h。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能耐较瘠薄的土壤,一般以pH值5~6的酸性黄壤为最适宜。但疏松、深厚、排水良好、较肥沃的沙质土壤对油茶生长发育特别有利。生长在向南或东南、西南的向阳山地的油茶,树干粗壮,树冠卵形,结实多,产量高。油茶是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向下深扎1.5m以上。油茶具有萌蘖性,再生能力强,利用这个特性,可进行老残林更新改造,伐后萌发新枝抚育成林。3、生长发育过程新梢:油茶有春梢、夏梢和秋梢。绝大部分花蕾在春梢上分化,春梢在新梢中占98%以上。盛果期前春梢生长旺盛,盛果期后,春梢生长比较缓慢。花:4月份开始在当年春梢上分化花芽,10月上、中旬为初花期,10月下旬进入盛花期,11月下旬至12月为末花期。每朵花从开放到凋谢为5~6d左右。油茶一般为虫媒授粉,以异花尤其是异株授粉效果好。盛花期温暖晴朗,昆虫活跃,开花的成果率高。自花授粉和始花、末花期成果率低。因此,在林内应保护和引放土蜂,以提高授粉率和结实量。根系:根系在2月中旬开始活动,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为生长最迅速时期,6~7月生长也快,持续时间较长。12月下旬至次年2月初根系生长甚慢。一、立地选择生长在土壤深厚肥沃地上的油茶,经济年龄可在百年以上,生长在瘠薄地的油茶会出现低产和早衰现象。因此,选择适宜的立地造林是十分重要的。1.土壤由砂岩、页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母质发育而成的红壤、黄壤、黄红壤山地均可造林。土层厚度应在1m以上为宜。少于40cm的不宜作造林地。土壤含水率旱季应不低于15%。土壤中石砾含量不超过20%,孔隙度应在50%以上,以壤土、轻壤土、轻黏土为好。在降水量低于1000mm以下的地区,表土层疏松,表土的渗水力应不低于每小时20cm。油茶不耐水渍,在低洼地、土层50cm处有难于透水的黏结层或有未风化的母质的造林地里,会因雨季积水而导致油茶根腐死亡。油茶是喜酸性的树种,一般宜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当土壤呈碱性时,油茶生长受到抑制。在强酸性土壤中,镁及其他微量元素易于淋溶,油茶便会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症。土壤中氮、钾和磷的含量高低是衡量土壤肥沃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高,油茶产量亦高,反之则低。2.海拔油茶物种不同,对海拔的要求也有差异。普通油茶适应性较强,对生态要求幅度较宽,但以海拔低于800m的立地为好。3.坡向、坡度和坡位油茶在幼树阶段(1-5年)主要是营养生长,表现出一定的喜阴性。进入成年阶段(10年以后),由于大量结果,对直射光的需要十分迫切,如光照不足,对油茶产量影响极大。因此要保证油茶丰产,必须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或半阳坡造林。特别是在峰峦重叠的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