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案1.1地下连续墙设计概述南锚碇基础施工采用地下连续墙方案,地下连续墙设计圆形结构,其内径为70m,壁厚1.5m;地下连续墙嵌入弱风化砾岩3m,至标高-39.0m;其顶面标高为+21.0m,地下连续墙总高度为60.0m。在圆形地下连续墙的内侧沿高度方向设置了厚度不一的钢筋砼内衬,内衬从上向下依次为:6m深度内厚1.5m,6~21m深度内厚2.0m,21~36m深度内厚2.5m,36~45m深度内厚3.0m。在-24.0m标高处设置有8.0m厚的钢筋砼底板,地下连续墙的顶面为6.0m~8.5m厚的钢筋砼顶板,顶、底板间为填芯砼;在地下连续墙的外侧距离10m处采用自凝灰浆法设置挡水帷幕;地下连续墙及内衬以及顶板均采用30号砼,底板采用25号砼,填芯为15号砼。地下连续墙结构见图4-1。平面图图4-1地下连续墙结构示意图1.2地下连续墙施工主要工序及流程(1)主要工序1)工作面地表处理、粘土层水泥土搅拌桩加固2)地下连续墙施工导墙浇筑;3)地下连续墙单元槽段的划分、隔段开挖槽段4)清基、下钢筋笼、布置注浆管并浇筑墙体砼直至全部完成墙体施工5)地下连续墙外挡水帷幕的施工;(与地下连续墙施工同时进行)6)地下连续墙防渗压浆施工;7)基坑开挖及内衬浇筑施工直至完成全部基坑开挖。MlEI怪(2)施工工序流程(图4-2)图4-2地下连续墙施工工序流程图1.3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要点1.3.1地表处理及粘土层加固(1)地表处理在锚碇施工区域采用推土机平整场地,并夯实地基土;在挡水帷幕以外开挖截水沟,同时在施工区域内布置开挖排水沟,以便将施工区域内的地表水和降水排出到施工区域以外保持其地表干燥无积水。(2)表层粘土的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根据地质资料显示锚碇处覆盖表层为15.0m厚的粘土,中间夹杂部分淤泥质亚粘土。为保证在淤泥质亚粘土层中进行地下连续墙槽段开挖时槽壁的稳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此地层。1.3.2地下连续墙施工(1)槽孔划分及导墙浇筑1)槽孔划分:根据设计图纸,圆形地下连续墙的槽孔平面划分为46孑孔平均每孔长度为4.8m(墙体轴线弧长)。2)导墙浇筑:槽段放线后,在地连墙轴线两侧采用钢筋砼构筑导墙,以防地表土的坍塌和保证成槽的精度。导墙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承载力;导墙横断面采用“「厂”形,导墙砼厚度为20cm,导墙的高度为1.5m。导墙顶面高于地面20cm,并确保其顶面高于地下水位1.5m。3)导墙施工时首先按放样边线开挖基槽,(两侧导墙的内间距为1.55m)绑扎钢筋并立模浇筑30号砼,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拆模,同时在两片导墙间按一定的间距加设支撑然后在导墙背后和内侧回填粘性土并夯实。(2)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1)地连墙施工程序:按照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和渡汛计划安排,对圆形地连墙,首先施工近岸侧半圆,再连续施工远岸侧的半圆。2)地连墙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3)图4-3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3)施工工序与施工方法:上述施工流程中,槽孔开挖工序、清孔换浆工序、钢筋笼工序、砼浇筑工序和墙下帷幕灌浆工序均属于关键工序(单项工程),其中泥浆下砼浇筑、钢筋笼焊接、高压摆喷灌浆和墙下帷幕灌浆工序属于特殊过程。施工中主要工序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和基本要求如下。①槽孔开挖a.设备配置:地连墙槽孔开挖采用2台BC40型液压铣槽机、5台HS843HD型钢丝绳抓斗(配重凿)、15台CZF-1500型冲击反循环钻机进行施工。b.开挖方法:槽段采取跳段开挖方式,即间隔1个槽段开挖。根据地连墙的设计宽度、深度及地层地质特点在覆盖层中采用“抓铣法”成槽,在进入下覆基岩后采用“钻劈法”和“凿抓(铣)法”。c.开挖工艺:“抓铣法”成槽即直接采用机械式抓斗(或液压式抓斗)三抓开挖槽孔上部的淤泥质亚粘土;换用液压铣槽机三铣开挖槽孔下部的粉细砂、烁砂层和软弱的强风化基岩层。“凿抓(铣)法”主要适用于孔下部的弱、微风化岩层,开挖程序如下:先采用冲击反循环钻机沿槽孔轴线钻3~5个主孔,继续采用冲击反循环钻机劈打主孔间的副孔和小墙以形成连续的槽孔;换用圆形或方形重凿配合液压铣槽机或机械式抓斗进行分层开挖,即用履带吊车吊重凿冲砸破碎基岩后,换用液压铣槽机或机械式抓斗捞出岩石碎块。d.槽段开挖完毕,进行槽位、槽深、槽宽及槽壁垂直度的检验,各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