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病人的护理胃炎病人的护理识记识记能正确叙述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能正确叙述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理解理解胃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胃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能正确叙述胃炎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能正确叙述胃炎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则应用应用对胃炎病人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胃炎病人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教学目标胃结构胃结构3胃的形态“两口,两缘,四部分”两口:贲门(上口)、幽门(下口)两缘:胃大弯(左缘)、胃小弯(右缘)四部分:贲门部、胃底、幽门部、胃体胃小弯胃大弯胃角胃生理功能胃生理功能胃胃:胃壁粘膜中含大量腺体,分泌胃液:胃壁粘膜中含大量腺体,分泌胃液,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粘蛋白,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粘蛋白内因子等。其主要作用是内因子等。其主要作用是消化食物、杀消化食物、杀灭细菌、保护胃粘膜以及润滑食物灭细菌、保护胃粘膜以及润滑食物胃的主要功能是胃的主要功能是容纳和消化容纳和消化食物。食糜食物。食糜借助胃的运动逐次被排入十二指肠。借助胃的运动逐次被排入十二指肠。4概述概述胃炎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常伴有,常伴有上皮损伤、粘膜炎症和上皮细胞再生上皮损伤、粘膜炎症和上皮细胞再生三个过程。三个过程。胃炎是是多发病,发病率高,达胃炎是是多发病,发病率高,达60%60%~~8080%%。,按临床发病缓急和病程的长短,一般将。,按临床发病缓急和病程的长短,一般将胃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型。胃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型。胃炎的定义发生于胃粘膜的炎症急性胃炎: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慢性胃炎急性胃炎急性胃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急性胃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症。胃粘膜炎症。主要病理改变:主要病理改变:胃粘膜充血、水肿、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糜烂和出血(一过性浅表溃疡一过性浅表溃疡)。)。概述概述组织学特点组织学特点粘膜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粘膜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评估病人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胃炎(一)病因:饮食因素急性感染急性应激物理和化学因素药物胆汁或胰液反流放射治疗摄入强酸强碱(二)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各种病因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正常的胃(肉眼观)急性胃炎(肉眼观)二.临床表现11.症状.症状急,急,进食后数小时进食后数小时-24-24小时;小时;轻者轻者多无明显症状,少多无明显症状,少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满、疼痛、恶心和呕吐。由应激引起的急性糜满、疼痛、恶心和呕吐。由应激引起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病人以突发的呕血和(或)黑便烂出血性胃炎病人以突发的呕血和(或)黑便为首发症状。为首发症状。22.体征.体征上腹部压痛是最常见体征(穿孔)上腹部压痛是最常见体征(穿孔)三、检查及诊断((一)检查一)检查1.1.粪便检查:粪便检查: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粪便隐血试验阳性。2.2.血常规:血常规:WBC↑WBC↑,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确诊?确诊?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确诊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检查(有赖于急诊胃镜检查(出血后出血后24—48h24—48h内内)。)。胃粘膜内镜下四大表现胃粘膜内镜下四大表现充血充血、、水肿水肿、、糜烂糜烂((可伴有浅表性溃疡可伴有浅表性溃疡))、、出血出血部位:部位:应激应激--胃体胃底,胃体胃底,NSAIDNSAID或乙醇或乙醇--胃窦为胃窦为主主内镜下表现内镜下表现糜烂出血性胃炎糜烂出血性胃炎急性胃炎诊断要点:有引起急性胃炎的相关病史胃痛、胃胀等胃部不适症状(突发呕血黑便)内窥镜及胃粘膜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急性胃炎预后急性胃炎预后急性胃炎病程较短,具有自限性,经治急性胃炎病程较短,具有自限性,经治疗后,不留后遗病变疗后,不留后遗病变如致病因素持续存在,可发展为慢性浅如致病因素持续存在,可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最终可导致胃腺体萎缩。表性胃炎,最终可导致胃腺体萎缩。22制定计划四、治疗要点防治:1、去除病因2、抑制胃酸分泌药物3、保护胃粘膜药物4、止血11.急性应激状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