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水产食品原料学1.水产品原料的含水量和水在其中的存在形式有哪些特点?水产品的含水量与水产品的种类有关,多数鱼、贝类肉的水分含量约在60%-85%之间,比禽畜肉水分含量平均值高。少数如海蜇(95%以上)和海参(91.6%)等是水分含量比较多的水产动物。普遍上来说,水分与脂质含量存在逆相关的关系,含有脂质较多的鱼类水分含量较少,两种成分大概在80%左右;水在水产品中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者比例大概为4:1。自由水具有水的全部性质,自由水作为溶剂可运输营养和代谢产物,参与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调节渗透压。自由水在干燥时易蒸发,在冷冻时易冻结。微生物可以利用自由水生长繁殖.各种化学反应也可以在其中进行;结合水仅占总水量的15%〜25%。结合水一般与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形成氢键。结合水的水蒸气压比纯水低得多,一般在-40°C以上不能结冰。2.概述鱼贝类蛋白质的组成特点按蛋白质对溶剂的溶解性不同,可分为水溶性蛋白质(肌浆蛋白),存在位置为肌细胞或肌原纤维间,代表物有糖酵解酶、肌酸激酶、小清蛋白、肌红蛋白;盐溶性蛋白质(肌原蛋白),存在位置有肌原纤维,代表物有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水不溶性蛋白质(肌基质蛋白),存在位置为肌隔膜、肌细胞膜、血管等结缔组织,代表物有胶原蛋白;碱溶性蛋白质。3.简述水产食品原料的一般化学组成和特点?水产食品原料的一般化学组成是水分、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糖类;水产食品原料的特点如下:(1)不稳定性。不稳定性主要原因是捕捞过度导致传统的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周期性的鱼类资源变化以及外界环境造成的变动。(2)多样性和易变性。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水产加工原料覆盖范围广,所覆盖生物的体积、形状、理化性质都不尽相同。易变性主要体现在水产加工原料常受到栖息环境、种类、性别、大小、季节和产卵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3)营养性与功能性。营养性主要体现在水产食品原料含有不逊于鸡蛋和肉类的优秀蛋白质等,功能性主要体现在水产食品原料含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物质,例如海洋生物蕴含的活性多糖、牛磺酸、EPA(eicosapentaenoicacid)和DHA(docosahexac-noicacid)等。(4)易腐败性。易腐败性主要跟鱼贝类组织携带细菌、含有各种酶、不饱和脂肪酸有关,同时也跟鱼贝类组织理化性质以及加工温度有一定的关联。第三章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4.简述引起鱼类肌肉硬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引起鱼肉肌肉硬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冷冻、加热和盐渍。5.解释干耗、冰晶长大的概念?干耗指的是水分的散失而造成鱼体重量的损失,这是冻鱼在冻藏中最常见的变化;冰晶长大指的是鱼经过冻结后鱼体组织形成的冰晶在冻藏温度波动的情况下,出现长大的现象。主要过程为冰晶在冻藏温度升高的时候,部分冰晶融化成谁依附于其他未融化冰晶或者冰晶体之间,当冻藏温度下降时,这部分水被冻结,导致冰晶长大。同时由于小冰晶体相对表面积大,周边水蒸气气压大,压力也促使水分从小冰晶体向大冰晶体转移,这也是冰晶长大的另一个原因。6.简述引起水产品蛋白质变质的主要因素?(1)冷冻。冷冻会促使水产品蛋白质发生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变化,冷冻时产生的冰晶也会对鱼肉组织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2)加热。鱼肉蛋白质加热后也会跟畜肉一样发生汁液分离、体积收缩、胶原蛋白水解成明胶等作用。(3)盐渍。在增高温度和盐分的情况下,会促使蛋白质的结构排列发生变化,导致其不溶。(4)干制。蛋白质在干燥过程中变性机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是蛋白质在热的作用下氢键和二硫键被破坏,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即热变性。一个是由于脱水作用使组织中溶液的盐浓度增大。(5)高压。蛋白质在受到外部巨大压力时,这种压力会作用在水分子上,影响氢键、疏水健和离子键,从而使得蛋白质的立体构像发生变化。(6)辐照。蛋白质经射线照射后,其二硫键、氫键、盐键和醚键等断裂,从而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发生变化。(7)水分活度。水分活度的增加会加速蛋白质的氧化,使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某些附键受到破坏。7.简述引起水产品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引起变色的原因有自然色泽的分解(如红色肉鱼的褐变)以及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