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治疗和急救措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尚存在认识和诊疗不足的问题。我国儿科呼吸和过敏相关学术团体组织专家组共同制定了《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旨在提高儿科临床医师对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严重过敏反应的治疗A治疗原则尽早使用肾上腺素肌注急救治疗,同时将患儿送往附近的急诊。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仅为辅助药物,不能单独使用来治疗严重过敏反应,更不能替代肾上腺素。A—线用药肾上腺素是严重过敏反应的首选急救药物,注射剂量根据患儿体质量计算,1:1000肾上腺素0.01mg/kg或按体质量7.5〜25.0kg:0.15mg,体质量>25.0kg:0.30mg,在严重过敏反应时使用肾上腺素没有绝对禁忌。快速及时注射肾上腺素能降低患儿住院及死亡的风险(表4)。表4肌注肾匕腺素推荐剂応Table4Recommendcddns(*sforintramuHculaTEpinephrine年龄肾上腺盍剂董婴儿或体质tt<10kg1〜5岁儿童或体质竝7.5~25・0均6~12岁此童或体质忙M25kg青少年或成人1:肾上腺素0-01mg/kg;1:1(W肾].腺素0-15吨=0.15mL1:1(XX)肾]腺go.3mg=0.3mL1:1伽肾上腺素0・5mg=0.5mL首选用药途径为大腿外侧肌注,不推荐皮下注射,因在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皮下组织血循环量不足,不利于药物吸收。有研究表明,儿童患者肌注肾上腺素较皮下注射达到的血药峰浓度更高,且起效更快。如果注射1次效果不佳,5〜15min后可重复注射,最多注射3次。根据文献报道,有6%〜19%的患儿需要注射第2次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能带来短期不良反应:皮肤苍白、震颤、心悸、焦虑、头痛和头晕,多能自行缓解。需注意不要把将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误诊为严重过敏反应症状再发。A二线用药1•抗组胺药抗组胺药是治疗严重过敏反应的辅助药物,起效较慢,口服药30min后开始起效,但血药浓度通常要60〜120min后才能达峰,还要再过60〜90min药物才能渗入血管外组织,从而发挥最大作用,因此,不能起到紧急挽救生命的作用,并非严重过敏反应的首选药物。此外,抗组胺药的主要功能为抑制组胺受体活性,阻断组胺引发的过敏效应,但不能直接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因此可用于缓解瘙痒、荨麻疹、水肿,但无法治疗低血压或气道阻塞症状,更不能替代肾上腺素。组胺H2受体拮抗剂治疗严重过敏反应的循证医学证据不足,不推荐在严重过敏反应中常规使用。2•糖皮质激素全身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严重过敏反应的辅助治疗。因起效缓慢,起不到急救作用。有研究表明,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的患儿住院时间更短,但并无足够证据支持糖皮质激素对双相严重过敏反应有预防作用。A其他治疗脱离诱发因素:在使用肾上腺素急救的同时,让患儿不再接触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诱因。如果为静脉输注药物导致,则立即停止输液;如果为昆虫蜇刺后出现过敏,则立即远离昆虫聚集处;如果为食物过敏者,禁止催吐或洗胃,因为不能减轻过敏反应,有误吸的风险,可能会延误治疗。A急救治疗评估循环、气道、呼吸、皮肤症状等;快速启动急救流程、呼救。体位:严重过敏反应伴有循环功能障碍,仰卧位、抬高下肢;呼吸窘迫者端坐位;昏迷意识不清者,侧卧位。吸氧:高流量面罩吸氧。循环功能障碍:建立静脉通道,晶体液扩容10〜20mL/kg,10〜20min内输入。必要时静脉滴注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升压药物。在静脉通路建立困难时,也可考虑予以骨髓内给药。呼吸困难,有气道阻塞、喘息者予以吸入短效卩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每15min可重复吸入1次。如支气管舒张剂效果不佳,气道阻塞严重者,可建立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治疗。A双相反应如有发生双相反应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延长留观时间,建议留观至少6h以上。当发生双相反应时,治疗措施与初次发作时相似,首选药物仍为肌内注射肾上腺素0.01mg/kg,或按体质量7.5〜25.0kg:0.15mg,体质量A25kg:0.30mgo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措施1.一旦发现孩子在吃东西或被昆虫蜇刺后,突发以下任何1种严重过敏症状,应立即肌内注射肾上腺素0.01mg/kg,或按体质量7.5〜25.0kg:0.15mg,体质量>25.0kg:0.3mg。⑴全身皮肤发红瘙痒或多发风团;⑵皮肤变苍白或发绀、大汗;(3)憋气、喘息或连续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