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将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什么?最近抖音可算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被各种科技网站的分析文章刷屏,都是一些宏观分析,也没有过看好或看衰的,今天我就明确说一下我的看法:不看好,短期内很难再有起色,或者说若维持现状至少是看衰的,找到下一个爆点除外。为什么?两个最大的原因,第一叫物极必反,第二叫政府监管。其实真正的炸弹在后面,前面的原因我觉得都不叫事——政府监管才是最终需要解决的沟壑,若解决不好,就落得跟内涵段子一样,一毛钱脾气都没有。说到物极必反,抖音或整个短视频行业,已经做了许多逆天的事了,逆天时间短还可以接受,逆天时间久了,终归会被历史所淹没。接下来我就顺着内容行业流: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内容消费,这三者一点一点的输出自己的想法。再说内容生产之前,不得不先说一下为什么短视频会火——因为行业不火,势必没有人加入生产,没有生产那就无法维系供需平衡,也就没办法有今天了。01抖音火爆的原因一共是四个方向:本能、门槛、场景和退化,下面逐一去阐述。1.本能为什么不是音频或者别的什么载体在当下火爆,为什么是视频?在此之前,我们一直在说这是个读图的时代,大多数人比起长段文字,更愿意看简单明了的图片;这和我们的大脑接受信息的原理有关一一因为人类的大部分信息获取其实来源于视觉刺激,这种刺激对大脑来说更加直接。而文字则是语言的载体,阅读的过程中多了一步处理与转化的过程。相对地,图片的理解效率太有优势了,所见即所得,因此人们倾向于读图,这也是小时候漫画能火起来的原因。拜大脑本能所赐,那么更为直接的视频(实际就是连起来的图片),也远比文字的刺激更加直观。2•门槛那么,为什么市场偏偏青睐短视频,而不是长视频呢?答案是:门槛。门槛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硬门槛,一个是软门槛。•所谓硬门槛是指:在当下这个时代,因为长视频的数据量太大,没有非常完善的网络基础工程是很难作为一个随时能获取的信息载体的•软门槛大多从生产门槛考虑一一长视频大多数是属于PGC,生产门槛过高,专业性过高,也不是这个时代所能大批量推行的,后面会引用一组数据来直接对比(抖音内容截图)相比于长视频,短视频就不一样了:较短的长度让这类内容非常"轻快”,随着移动通信建设越发完善,流量也没那么贵了的今天,短视频靠着这种直观的刺激方式给文字类内容带去了很大的冲击。无论从所需的生产成本,还是从观看成本来说,都要比长视频小得多。曾经的新媒体战胜了传统纸媒,是因为智能手机成熟发展,人们随时可以打开手机利用一点点碎片化时间去获取信息,我们很可能只是在经历他们以前经历过的事情。3.场景再从场景来看下,假设人的一天分为三个八小时:睡觉8小时、工作8小时、生活8小时,不管是长视频还是短视频的消费必然发生在"生活8小时”。而"生活8小时”的特征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高度碎片化。你会吃饭、上厕所、通勤等,结合这种碎片化场景,这是短视频在消费维度上优于长视频的场景逻辑。当然,不可避免有人会在"工作8小时”中看视频,所以短视频还有另一个作用:工作闲暇、冗长会议和无聊讨论的最佳调节剂。短视频产品的打造者早已洞察了这类消费者的习惯,做了很多辅助手段来辅助他们去在工作时间内看;比如贴心地给视频打上硕大的字幕等,为的就是让你能悄无声息地应对各类必须正经的场合,从而将原本只有8小时的抢夺时间变为10小时甚至12小时——当然抢夺睡眠时间也是同理。4.退化最后说个最恐怖的:是在于人类的"退化”。我们在迈入互联网时代以后,无法深度思考——大量的碎片化内容充斥着我们每天的时间,开始以更快的速度追求愉悦和刺激;我们大脑刺激的阈值在提高,手机在重新定义我们大脑寻求刺激的节奏。我上大学的时候,打开一部电影还有一种欣赏的仪式感;如今,很多情况下我看电影都会不自主往前拖动进度条,根本无法忍受慢节奏。因为那时候的内容匮乏,得到一个优质的内容显得弥足珍贵;而在当下,你根本不缺内容,缺的是时间。2000年,微软加拿大公司报告称,普通人的注意力幅度仅为12秒;到了智能手机、社交网络勃兴的2013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8秒。也就是说,在1分钟里,你至少会走神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