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除颤、复律、起搏授课人:兰占占心脏除颤、复律与起搏心脏的有效功能有赖于心肌纤维有规律、协同一致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心脏传导系统正常的传导。如果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排血量下降,将影响重要脏器的血供,甚至危及生命。对于那些用药物治疗难以纠正的心律失常,心脏除颤、复律与起搏是一种应急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心脏骤停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有三种形式:心室纤颤、心室停搏和电机械分离;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全部心脏骤停的三分之二,尤其在心脏骤停的前4分钟内,约90%为室颤;电除颤是最有效的方法。早期除颤是患者能否存活的关键,每延迟1min其死亡率将增加7~10%。心跳呼吸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心电静止电机械分离室颤第一节心脏除颤心室纤颤(ventricularfibrillation,VF)是所有心律失常中最为严重的情况。由于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和折返激动等因素,造成心肌纤维去极化不协调,心肌纤维失去协调一致的有力收缩,呈现不规则快速蠕动、但无排血功能的状态称为----室颤。心脏不能有效射血,而致循环停顿,为心跳骤停的一种类型。一旦发现,必须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和除颤(defibrillation)。除颤进行越早,效果越好。由于心搏骤停的直接原因最多见的是室颤(80—90%),所以有人主张盲目除颤,即一经判定为心脏骤停,立即除颤。心电图表现为: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形状、宽度、频率均不规则)的或大(粗)或小(细)的低小波,频率200---500次/分。室颤,是心室出现多灶性局部兴奋的结果心室纤颤室颤发生后,部分心室肌已经复极,另一部分心室肌仍处于不应期,心室肌所处的激动位相是不平衡、不协调的。非同步电除颤:采用适当的高压强电流通过心脏,以使全部心肌纤维同时除极,异位心律暂时消失,中断折返,环行、反复等机制,以恢复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的主导自律功能(恢复为窦性心律),这项治疗措施称为除颤。适用于事先未诊断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的室颤。一、心脏除颤的原理及除颤器室颤产生机制:主要是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和折返激动等因素,造成心肌去极化不协调,心室呈不规则蠕动。细纤颤:凡心肌张力弱、蠕动幅度小,心电图呈不规则的锯齿状小波者。粗纤颤:心肌张力强、幅度大,心电图颤波幅高大者。心肺复苏时,应力求将细颤转为粗颤,使电除颤易于生效。(如果室颤为细颤,应立即静注肾上腺素1mg,使之变为粗颤,然后电击;)对于室颤来说,电除颤是治疗室颤惟一有效和正确的方法。原理:选用一适当强度的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心肌在瞬时内同时去极化而处于不应期,抑制异常兴奋灶,消除异位心律;窦房结能恢复其心脏自律性最高的起搏点的作用重新下传冲动,即可恢复窦性心律。心脏除颤心脏除颤--除颤器早期的除颤器都是交流电除颤器,心脏损伤大。对于正常心肌,交流电电压在65伏特以上即有危险,50----60赫兹的交流电,极易落于心动周期中相对不应期的积激期,诱发心室纤颤;直流电除颤器:由心电图示波仪、记录仪、胸内外除颤器以及同步触发、电极和电源等部件组成。电能强、放电时间短,所耗总电能小;肌肉收缩较轻,身体产热量少携带方便。心脏除颤心脏骤停:心脏骤停:1min1min内开始作内开始作CPR,存活率达,存活率达40-64%40-64%1min1min内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内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90%90%4-6min4-6min内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内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60%60%10min10min开始电除颤,存活率低于开始电除颤,存活率低于5%5%心室颤动: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占心室颤动: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占90%90%))每延迟每延迟1min1min除颤,成功率下降除颤,成功率下降7-7-10%10%▲▲早期除颤早期除颤::11、院外、院外5min5min完成:社区内患者,急完成:社区内患者,急救中心接到求救电话救中心接到求救电话5min5min内完成除颤;内完成除颤;院内院内3±1min3±1min完成。完成。22、发现、发现室颤或心脏骤停室颤或心脏骤停2min2min内;内;33、在基础生命支持、在基础生命支持2min2min后即行除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