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名词解释:1.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使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2.卫生宣传。是指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其受传对象比较广泛,不注重反馈信息和效果,往往带有“过分渲染”的色彩,常以生物医学模式的观念看问题。3.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4.健康促进。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5.行为。行为是完整有机体的外显活动,由内外部刺激作用于动物和人所引起。6.健康行为。是指人体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时的行为表现。7.预警行为:为一些事件做提前的准备,预先警告的行为、动作。8.危害健康行为。对己、对人、对整个社会的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作用的行为。9.a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其行为表现为做事动作快,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进攻性、雄心勃勃、竞争性强、一心想到工作、缺乏耐心、时间紧迫感强等,其核心行为表现为不耐烦和敌意。一般a型行为的冠心病发生率、复发率及死亡率比非a型行为者高2〜4倍。10.团体健康相关行为。指以社会团体为行为主体的健康相关行为。11.自觉易感性。指个人内心感觉到自己健康状况面临受到损害、面临某种疾病的威胁。12.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自信程度。13.创新扩散。指一项新事务(新思想、新工具、新发明或新产品)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在整个社区或某个人群内扩散,逐渐为社区成员或该人群成员所了解与采用的过程。14.健康信息。泛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技术、技能、观念和行为模式,即健康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所制作、传递和分享的内容。15.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16.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17.大众传播。传统的大众传播是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书籍、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大众传播社会信息的过程。18.组织传播。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19.自我传播。又称人的内向传播、人内传播。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内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心理过程。20.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是以心理学的技术,方法和工具为主获得信息,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等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分类、鉴别与诊断的过程,称为心理评估。21.健康教育诊断。指在面对人群的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地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确定或推测与此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以及健康教育资源可得情况的过程,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22.倾向因素。是目标行为发生发展的主要内在基础,包括个人的知识、态度、信念、自我效能认识以及行为动机和意向。23.促成因素。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资源和社会条件。24.健康教育培训。是健康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负有健康教育责任的人员进行专门化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过程。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一种活动。25.社会营销。将新的思想和理念介绍、传播给对象人群,并提高对象人群中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率。不仅关注个人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而且使人们完全参与并且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的过程,是能够提出新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26.健康教育市场。是医疗卫生市场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市场分支,是有关人的健康相关行为的健康需求和供给市场。27.学校健康教育。指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属社区内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奋斗,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健康经验和知识结构。28.学校健康促进。是指在学校社区内,所有成员为保护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包括设置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创造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提供适当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