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有什么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连接方式不同无创通气通过鼻/面罩等非侵入性方式与病人连接有创通气通过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的侵入性方式与病人连接实质上有创通气通过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使呼吸机通过管路与病人的肺形成相对密闭的回路无创通气由于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漏气,鼻/面罩、管路与病人之间形成的是非密闭的回路3广义:无创通气(Non-InvasiveVentilation,NIV):是指不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而增加肺泡通气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包括体外负压通气、经鼻面罩正压通气、胸壁震荡及膈肌起博等。狭义: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IPPV):是目前最常用的无创通气技术,主要是指经鼻/面罩进行的正压通气。无创通气临床应用范围病人吸气努力流速/容量正常病理ABCD早期介入无创通气垂危有创通气上机时机拔管脱机后绝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心跳呼吸停止气道分泌物多/排痰障碍自主呼吸微弱,昏迷严重感染;肺大疱、气胸误吸可能性高极度紧张,难以配合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消化道大出血/穿孔,严重脑部疾病)严重呼衰:严重低氧血症(pao2<45mmHg,严重的酸中毒pH<7.20)面部创伤/术后/畸形近期上腹部手术后胸腹部手术后创伤严重肥胖不合作上气道机械阻塞:肺癌适应症轻度呼吸衰竭呼吸衰竭前期已存在呼吸肌疲劳但未达到衰竭的标准慢性呼吸衰竭:COPDARDS早期心源性肺水肿呼吸睡眠暂停肺间质纤维化8有自发性呼吸有足够的意识来维持气道通畅有清除气道分泌物的能力可以较好的配合治疗能够较好的保持面罩的密闭性血液动力学较稳定使用程序:管路、面罩连接正确,呼吸机自检通过↓评估患者的适应症、禁忌症↓讲解使用呼吸机的重要性及配合方法↓体位:半卧位↓佩戴面罩:先适应面罩BiPAPBiPAP近心端压力监测管确保输出压力的精确和稳定监测任何漏气接头的漏气量提高潮气量和漏气量的监测精度11优点缺点鼻罩死腔小(105ml);发音、进食、咳嗽不受影响;呕吐时不易误吸;患者可随意控制是否触发呼吸机;轻症患者首选张口呼吸时易漏气,降低疗效,增加不适面罩漏气较少;血气改善较快;重症患者首选死腔大(250ml);发音、进食、咳痰需脱开呼吸机;呕吐时易误吸;面罩内压力>25cmH2O时,易发生胃肠胀气1213吸气相压力较低不易密闭易漏气死腔增大,重复呼吸局部压伤:颜面、眼睛胃肠胀气咽部发干胃内容物吸入不便于气道分泌物引流加温、加湿、FiO2调节不充分保留加温、湿化和免疫功能避免有创通气并发症避免口鼻粘膜、声带的损伤减少或避免VAP的发生保持说话、咳嗽、进食能力减少镇静剂的应用痛苦小,易接受,易撤机可间断使用、家庭使用和长期使用减少ICU费用及住院费用V60呼吸机的通气模式S:自主呼吸模式T:时间控制模式S/T:自主呼吸/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PCV:压力控制模式AVAPS:容积控制模式Spontaneous自主呼吸模式病人有自主呼吸或能自主触发呼吸机送气,呼吸机仅提供IPAP和EPAP,病人自主控制呼吸频率和吸呼比/吸气时间相当于PSV+PEEP/CPAP用于自主呼吸良好的病人Timed时间控制模式病人无自主呼吸或不能自主触发呼吸机送气,呼吸机完全控制病人的呼吸,提供IPAP、EPAP、BPM、Ti相当于PCV-C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弱的病人即BiPAP®呼吸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用于有创通气Spontaneous/Timed自主呼吸与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当病人的呼吸周期小于后备通气频率对应的周期时,为S模式;当病人的呼吸周期大于后备通气频率时,为T模式自动切换点:后备通气频率对应的周期如:BPM=10次/分,呼吸周期=60秒/10=6秒,则呼吸机等待6秒,如病人在6秒内能触发呼吸机,呼吸机则为S工作模式,相反为T模式相当于PSV+PEEP/PCV-C使用最普遍,用于各种病人Continue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病人有较强的自主呼吸,呼吸机在吸气相和呼气相均提供一个相同的压力,帮助病人打开气道主要用于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自主呼吸较强、只需呼吸机稍微辅助的病人只提供恒定的压力IPAP=EPAPPressureCon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