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以上医院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求与实践PANENCHUNMPH,ChiefPhysicianHuai’an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24/12/242主要内容1背景简述23主要工作内容工作依据一、背景简述24/12/244JohnSnow约翰·斯诺(1813-1858),英国麻醉学家、流行病学家,被认为是麻醉医学和公共卫生医学的开拓者。24/12/245我国很多流行学家是从事临床出身!24/12/24624/12/247旧防治模式对慢性非传染病的不适应健康教育临床治疗健康状态危险状态疾病状态公卫医师临床医师慢病防控策略--旧的防治模式?24/12/248理想的防治结合新型模式防治兼能的医生防治兼顾的医疗服务健康教育非药物和药物一级预防临床治疗和二级预防健康状态危险状态疾病状态公卫医师临床医师慢病防控策略--理想模式24/12/249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24/12/2410疾病控制的模式24/12/2411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1993年各级各类专病防控办公室分别建立,并在慢性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二阶段1994年-2006年卫生部和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专门处室和中心,各地疾控中心陆续成立专门科室,政府在慢性病防控的责任开始逐步显现。第三阶段2007年-现在•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得到较快发展;2009年中编办批复成立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由各级疾控中心、专病防控研究办公室、二级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全国慢性病防控体系初步形成。中国慢性病防控体系得到发展24/12/2412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网络卫生部中国CDC国家癌症中心、心血管病中心、……省卫生厅(局)省CDC省级各类专病防治办公室地市卫生局地市CDC县区卫生局县区CDC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行政管理技术协调技术指导属地综合医院和慢病专科医院属地综合医院和慢病专科医院属地综合医院和慢病专科医院24/12/241324/12/24131313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慢性病监测和预防控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慢性病防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分析二、工作依据24/12/2415国际上对慢病高度关注联合国慢病峰会WHO为主的多边或区域性会议联合国大会–2011年9月,联合国大会关于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的高级别会议,通过了《关于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的政治宣言》–2010年5月,联合国大会64/265决议决定于2011年召开有关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的高级别会议世卫大会–WHA61.14决议,批准了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战略的行动计划。成立NCDAlliance首届慢性病部长级会议24/12/2416•中国正处在快速健康转型时期•面临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双重威胁•流行病学的转变•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经济增长•收入增加•教育普及•科技进步•生活提高•医疗改善•传染病发病死亡下降•人口模式的转变•健康转型•总生育率下降•人口年龄结构老年化•慢性病发病死亡增加•经济和健康•不公平增加•传染性疾病未得到控制或死灰复燃•新发传染病•人口流动•异地/跨境传播流行•依然构成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疾病24/12/2417数据来源:中国死因回顾调查和疾病监测中国人群死因构成,1973-2009中国人群死因构成,1973-2009未知未知伤害伤害其他慢性病其他慢性病COPDCOPD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癌症母婴疾病母婴疾病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中国人群慢性病死因构成逐年增加24/12/2418慢性病的属性?生物性社会性24/12/2419影响健康的因素60%15%10%8%7%遗传社会医疗条件环境气候条件生活方式流行病学斜坡理论24/12/2420我国慢性病防控面临着患者基数大、疾病病程长、经济负担重、社会认知不足、支持环境缺乏等问题,亟待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防治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慢病防控仍需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整合——创新融合发展中国慢性病或面临“井喷”,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健康梦助推中国梦。将过去叫“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