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狂犬病流行概况及暴露预防处置内容1.狂犬病流行概况2.狂犬病流行因素狂犬病病例暴露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治疗人间狂犬病传染来源分析3.狂犬病防控进展加强狂犬病预防控制国内外狂犬病免疫策略及进展4.暴露后处置5.常见问题内容1.狂犬病流行概况2.狂犬病流行因素狂犬病病例暴露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治疗人间狂犬病传染来源分析3.狂犬病防控进展加强狂犬病预防控制国内外狂犬病免疫策略及进展2-1-1特点美国上世纪狂犬病流行状况●几乎所有哺乳类动物对狂犬病毒都易感,易感程度有差异:食肉目到翼手目依次为:犬、狐狸、豺、小狼(山狗)、浣熊狗、臭鼬、浣熊、猫鼬和蝙蝠。狂犬病全球流行概况WHO:Humanrabies,2011●在亚洲和非洲,5–14岁年龄段人群约有40%接受PEP,其中绝大多数是男性。在泰国,由于广范围犬的免疫和应用人的暴露后预防治疗显著减少了狂犬病死亡人数。●全球范围98%以上人狂犬病死亡是因暴露与感染的犬所致。每年暴露于犬的病例数以百万计,数万死亡的人狂犬病是因为没有接受暴露后治疗(PEP)。城市或野生动物狂犬病•所有的哺乳动物有可能均易感,但狂犬病的发生倾向于某些主要的种群。•狂犬病两种主要的流行病学形式狂犬病两种主要的流行病学形式:a)““城市”狂犬病:城市”狂犬病:在家养犬中b)““野生动物”狂犬病:野生动物”狂犬病:主要在野生犬科动物(狐狸、浣熊犬,等)、獴科(獴、猫鼬,等等)、臭鼬科(臭鼬)、浣熊科(浣熊)和翼手目(蝙蝠)中。•城市狂犬病在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地区成为更受关注城市狂犬病在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地区成为更受关注的形式,并且常常构成了人感染的主要来源的形式,并且常常构成了人感染的主要来源。•野生动物狂犬病的范围在很多国家由于监测的偏倚尚不能确定。传播•狂犬病病毒可以在一些动物种群中长期存在,但不会在一个动物个体中持续存在。•从基本的致病机理来看,狂犬病毒面临三个基本的挑战:侵入动物,繁衍子代以及从宿主排出:动物咬伤是主要的传播机制,进入伤口后,病毒可以在肌肉组织局部复制,或者直接逆向方式通过周围神经组织,从伤口的局部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在脑部,病毒在神经元细胞浆中复制。此后直至死亡之前,病毒离心性播散到受神经支配的各个部位,包括主要的排出门户(即唾液腺)。唾液中含有脱落的病毒伴随着疾病过程直到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24/12/2491991~2010全国人间狂犬病报告发病数2010年23个省,2014例,发病数较09年下降7.46%2010年全国狂犬病疫情分布发病数最多的省份广西(303例)广东(301例)贵州(254例)湖南(152例)云南(134例)五占全国的56.57%2010年全国有病例报告的县(区)为817个,全国各省发病数除北京、山西、江苏、海南、云南外、其他省(区/直辖市)均比2009年下降,其中湖北、重庆、湖南、四川省等高发省份发病数明显下降,分别下降了30%、24.8%、24%、19.61%。2010年全国狂犬病病例职业构成分析2010年全国狂犬病病例年龄分布2007~2011年全国狂犬病分月报告发病数2007-2011年全国狂犬病发病情况2007-2011年全国除西藏、青海、黑龙江3省区外均有病例报告,其中甘肃、新疆、吉林、辽宁、宁夏近年均有病例报告。北京、天津、上海、内蒙古病例有增高趋势,陕西、山西疫情升高幅度较大;云南、江苏省疫情也有增高趋势。2007-2010年全国狂犬病地理分布情况高发省市报告病例数下降明显,与此同时疫情缓慢向低发地区扩散24/12/2417我市病例情况•至今共4县区,7例死者均为农村居民,农民5例,学生2例;死者年龄最大68岁,最小6岁;性别男6例,女1例。从犬致伤到发病最短1天,最长109天,平均为50天;从发病到死亡最短1天,最长10天,平均为6.2天。肇事犬来历:流浪犬致伤5例,家养犬致伤2例,24/12/2418•犬致伤部位、伤口处理及情况:伤及头面部3例,伤及上肢、下肢共3例,部位不明确1例;狂犬病暴露2次及以上者2例;5例死者中只有1例到村卫生所简单处理,3例自行处理,其余3例均未处理伤口。狂犬疫苗及狂犬免疫血清或狂犬免疫球蛋白使用情况:7例死者中只有1例全程接种狂犬疫苗,所以死者均未注射狂犬免疫血清或狂犬免疫球蛋白;24/12/2419内容1.狂犬病流行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