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屏障功能及其临床意义SkinBarrierFunctionandclinicalsignificance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马小玲前言•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是人体的天然外衣。•健康的皮肤是反应整体健康的一面“镜子”。皮肤——机体内环境恒定和健康的守护神内容•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皮肤屏障功能及其主要相关因素–角质层的重要性–皮肤屏障功能的测定•炎症性皮肤疾病与异常皮肤屏障功能•炎症性皮肤疾病的治疗-抗炎和保湿的重要性皮肤的构造皮肤的构造•表皮•真皮—含有弹性蛋白及胶原质,网状纤维作用:给皮肤韧度及扩张力,柔软与弹性•皮下组织皮肤的功能皮肤的功能•保护作用(含屏障作用)•调节体温作用•感觉器官•代谢作用•分泌和排泄•吸收作用•免疫作用•美学作用皮肤是人体美的载体•是最引人注目的审美器官,特别是人体面部皮肤是人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交流的汇集点,也是美感效应的起点。•健康的皮肤不仅能完成复杂的生理功能,还能直接体现人体美感,能使人容光焕发,富有健康活力。皮肤屏障作用——隔离与保护——防止有害物质入侵,使人体在变化不定的外环境中保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维持机体的各种正常功能——调控外来物质的经皮吸收以及皮肤水分蒸发皮肤屏障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及其相关因素•角质层厚度和结构完整性•角层含水量•皮肤表面脂膜•皮肤表面pH值•表皮厚度和结构完整性•皮肤免疫机能•皮肤细胞的营养与更新表皮的砖墙学说—角质形成细胞间质形成紧密连接,皮肤屏障功能正常,保证不丢失水分,免受外界因素侵犯(角质套膜、各种角质蛋白)(脂质)角质层——关键中的关键•结构:由无生命的角质形成细胞层叠交错构成的致密结构。(细胞宽30微米,厚0.8微米)。角质层依部位不同厚度,约5-20层细胞,厚约10-15微米。在掌跖部位可厚达40~50层,厚达数毫米•组成:丝聚蛋白、兜甲蛋白、内被蛋白等(占角质套膜中80%的蛋白)等之间相互交联,成为不溶性致密结构,角质鞘之间为脂类,形成砖墙样结构(TGase发挥重要作用)•功能:维持表皮正常渗透性屏障,1)有效防止理化、生物性刺激因素;2)有效防止机体的经表皮水份和营养物丢失•如角质层丧失,不显性失水可增加10倍以上,营养物质、电解质丢失,外来微生物易于侵入角质层含水量组成•固有结合水:约含5%,即使空气湿度为零,这部分水也不会散失。•次级结合水:角质层可结合40%的水分,称为次级结合水,这种结合水与角质层结合较为疏松,较容易水合,也易脱失。•游离水:游离水丧失更快。角质层含水量与相对湿度关系图水和干表皮百分比23摄氏度相对湿度%角质层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密切相关对皮肤而言,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在50—60%之间皮肤表面脂膜(Hydro-lipidfilm)•是覆盖于皮肤表面,由皮脂、汗液和表皮细胞产生的脂类和其他物质形成的一种半透明的薄膜•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固醇类、中性脂肪、游离氨基酸、乳酸、尿素等•游离氨基酸、乳酸盐、尿素等为天然保湿因子,可对皮肤起到保湿作用•功能:滋润皮肤,阻止外界有害物质进入皮肤,抑制细菌在皮肤表面生长等•脂膜的质和量受年龄、性别、个体差异、环境和洗涤等因素的影响表皮分化过程中脂质成分变化(重量%)成分基底层角质层极性脂质445胆固醇硫酸盐32中性脂质5178鞘脂718氨醇(神经酰胺)418(续):中性脂肪中各组分变化(重量%)成分基底层角质层游离固醇1114游离脂肪酸719甘油三酯1225固醇/蜡酯55角鲨烯55n-烷基46脂质层的改变致使皮肤屏障功能降低,角质层失水增加.(CorkMJ1997)H2OH2OH2OH2O角质层失水表皮脂质改变皮肤表面pH值•健康皮肤偏酸性(pH4.5~6.5)•pH由皮脂膜的成分决定,皮脂分泌多时pH值降低,反之则升高•不同年龄、皮肤类型、个体间有差异皮肤类型与屏障作用•干性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低于10%,pH>6.5,皮脂分泌量少。皮肤干燥、缺少油脂,屏障作用弱•中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10-20%,皮脂分泌量适中(pH4.5~6.5),屏障作用正常•油性皮肤: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接近20%,皮脂分泌旺盛,pH<4.5。外观油腻发亮,屏障作用正常•敏感性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多见于过敏体质者,屏障作用弱皮肤屏障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