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正畸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正畸科陈嵩图片摘自互联网图片摘自《ContemporaryOrthodontics》成人正畸治疗的生理特点:颅颌骨生长基本恒定,生长潜力有限适应性改建能力不如青少年牙磨耗,已建立代偿性咬合平衡常伴有失牙、牙周病、TMD等成人正畸的基本概念一般而言,从正畸治疗学的角度,可根据口腔条件的生理差异及病理情况将成年人主要分为:①牙周及牙列基本健康完整的成年病人;②已有牙周病、失牙的非健康完整牙列的成年病人。•前者:年龄一般较轻,口腔条件较好,要求较高,正畸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全面改善牙-面美观,重视心理的满足,强调牙颌面最佳的形态和功能效果(甚至不惜手术矫形);综合性正畸矫治(牙列基本健康,全面的矫治)•后者:年龄一般偏大,鉴于自身的条件,要求较低,正畸的目的主要是为改善前牙美观、维持牙列健康、控制牙周病、关节病及配合修复治疗的需要等。辅助性矫治(非健康牙列,局限性矫治)成人正畸治疗的适应证1、全身健康;2、牙周健康;3、心理健康躯体变形性精神障碍BodyDysmorphicDisorder,BDD•1886年由Morselli首先发现并详细描述其临床表现的,又被称为自觉躯体畸形症。躯体变形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患者过分担心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或者即使有,也是非常轻微的,根本不需要治疗的外貌瑕疵;•这些根本不存在的或者被过分夸大的外貌“缺陷”,80%都集中在患者的颜面部,因此正畸医生、正颌外科医生、以及整形美容医生首当其冲;•往往会出示照片试图说服医生;•多为青少年时期发病,但要求临床美容或正畸治疗却往往在数年以后;•大多数成年BDD患者在就诊时都未婚或处于失业状态;•女性BDD患者多于男性患者;•BDD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明显的干扰和消极影响;•往往还合并有其他的相关心理疾患:抑郁症(83%)尝试自杀(24%)BDD诊断标准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DSM-IV,1994①患者过于执著地关注自己想象出来的或者本身非常轻微的身体“缺陷”;②这种心理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③这种心理状态不能用其他心理疾患来解释。一旦患者被确诊为BDD,那么就应该被转诊给心理专科医生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和行为治疗两种方法。成人正畸治疗的特殊考虑1、成人正畸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估•地点:单独、安静的房间;•时间:至少充分交流2-3次;•对患者的信息应严格保密,以尊重患者的隐私权,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特别是要注意不能在公共场合讨论患者的病情,或对无关的人提及患者的病情。1.1患者的主诉:•患者确实存在明显的颜面畸形,的确需要正畸或正颌外科来治疗;•患者仅仅存在很小的颜面畸形,但是可以为大多数人群所接受;•BDD患者。1.2患者的动机:•改善颜貌及咬合功能;•把改善生活的希望寄托在正畸或正颌外科治疗上;•现实生活中受到了急性的心理挫折或者打击,却把原因归结为自己的牙颌畸形,希望能够通过正畸或正颌外科治疗“毕其功于一役”。1.3患者以往的就诊经历详细了解患者以往就同一问题的就诊经历,特别是对于那些本身畸形非常轻微,但是又有过多次就诊经历的患者,一定要警惕BDD的可能性,必要时请心理医生会诊。1.4患者是否存在心理疾病•有技巧地了解患者以往及现在是否存在心理疾病;•抑郁症:睡眠状态异常,包括失眠或嗜睡;性欲减退;食欲不振;对生活缺乏信心,严重的甚至有自杀的想法;•焦虑症:呼吸短促,心悸,头昏眼花,易呕吐,胃肠不适,易冲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等。2、个性化目标:①不刻意追求I类咬合关系;②不随意改变牙弓形态及宽度;③不轻易破坏原稳定的咬合代偿。切勿“千人一面”按“标准化”、“理想化”目标制定矫治计划。3、矫治器的美观要求:矫治器选择:应尽量考虑满足审美的要求,减少矫治器对外观的影响。可选择较小的托槽、与牙色相近的陶瓷托槽、透明树脂托槽、塑料托槽,舌侧托槽,以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等;矫治方法选择:应尽量采用隐形、掩饰方法(如后牙片断弓、舌弓、活动矫治器结合等)尽量减小矫治器暴露对其社交的影响;修复学处置:牙缺隙大影响美观者可设计暂时性义齿掩饰、对前牙形态异常者(畸形牙、过小牙、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