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流程隔离预防措施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培训时间:2016年6月28日主讲人:寇华炜医院感染科培训课件医院感染科培训背景医院等级评审的核心条款。提高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水平。医院感染科培训医院感染科培训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查询方法医院感染科培训定义及临床常见类型•定义–多重耐药菌(MDRO)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也包括泛耐药(XDR)和全耐药(PDR)。•临床常见MDRO–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医院感染科培训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1)老年;(2)免疫功能低下(包括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尿毒症的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接受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3)接受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泌尿道插管等各种侵入性操作;(4)近期(90d内)接受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治疗;(5)既往多次或长期住院;(6)既往有MDRO定植或感染史等。医院感染科培训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害•(1)MDRO感染患者病死率高于敏感菌感染或未感染患者;•(2)感染后住院时间和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延长;•(3)用于感染诊断、治疗的费用增加;•(4)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5)成为传播源。医院感染科培训耐药细菌传播机制•医院内MDRO的传播源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传播源。–MDRO感染患者及携带者是主要的生物性传播源。–被MDRO污染的医疗器械、环境等构成非生物性传播源。•传播途径呈多种形式,其中:–接触(包括媒介)传播是MDRO医院内传播的最重要途径;–咳嗽能使口咽部及呼吸道的MDRO通过飞沫传播;医院感染科培训病例监测-诊断•医师:提高感染性疾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尽早发现感染/定植病人,及时隔离,阻断传播。–“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要求医师对医院感染病例尽量做出病原学诊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度”要求对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性用药前,送检病原学标本,有样必采。•质控点–医院感染漏报率≤10%–感染性疾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特殊类≥80%,限制类≥50%,非限制类≥30%–血液等无菌部位标本比例:逐步提高医院感染科培训病例监测-诊断•护士:根据各种病原学标本采集和运送标准操作规程(SOP),正确的采集标本,及时送检•质控点–标本合格率•微生物室:提高检验水平,提供及时准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报告–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信息正在实现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HIS界面闪烁提示功能。微生物室会在药敏报告单上做多耐菌的提示。医院感染科培训通知•主管医生发现多重耐药菌阳性患者(无论感染或定植)应首先开具隔离医嘱医院感染科培训单间隔离隔离标识适用于监护室或单间隔离病房医院感染科培训普通病房隔离标识医院感染科培训隔离预防措施的实施•实施接触隔离预防措施能有效阻断MDRO的传播。•医疗机构应按《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做好接触隔离。医院感染科培训MDRO感染/定植患者安置•应尽量单间安置MDRO感染/定植患者。无单间时,可将相同MDRO感染/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应将MDRO感染/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主动筛查发现的MDRO定植患者也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隔离房间或隔离区域应有隔离标识,并有注意事项提示。医院感染科培训隔离预防措施•隔离房间诊疗用品应专人专用。•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采取标准预防,进出隔离房间、接触患者前后应执行手卫生。•当执行有产生飞沫的操作时,在有烧伤创面污染的环境工作时,或接触分泌物、压疮、引流伤口、粪便等排泄物以及造瘘管、造瘘袋时,应使用面部防护装置、手套和隔离衣。医院感染科培训隔离措施的解除•MDRO感染患者、定植者的隔离期限尚不确定,原则上应隔离至MDRO感染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如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还需连续两次培养阴性。医院感染科培训环境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