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体内环境和自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1、内环境体液:人体中全部液体的总称。细胞外液:(体液在细胞外面)血浆淋巴内环境体液细胞内液(体液在细胞中)组织液人体体液约占人体体重的60%,下列哪种体液占的比例最大()A组织液B血浆C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D1、内环境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使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内环境!消化道、呼吸道等是位于“人体内”的外界环境。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内含多种物质,主要成分为水图1-2血浆的主要成分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B、H2O2酶、抗体、胰岛素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D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的的内环境(细胞外液)研究脊椎动物的血浆和组织液发现,他们除蛋白质含量外其他的成分相同。人的血浆蛋白含量约为6.8%,而组织液约含蛋白质2.6%。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绝大部分是通过扩散进行的第一,回收蛋白质。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但比较容易透过毛细淋巴管壁而形成淋巴的组成部分。每天约有75~200克蛋白质由淋巴带回血液,使组织液中蛋白质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第二,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由肠道吸收的脂肪80~90%是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第三,调节血浆和组织液的液体平衡。每天生成的淋巴约2~4升回到血浆,大致相当于全身的血浆量。第四,清除因受伤出血而进入组织的红细胞和侵入机体的细菌,对动物机体起着防御作用。淋巴循环的作用:淋巴液淋巴液: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管内的细胞的内环境淋巴循环:指淋巴液在淋巴系统中的运行。淋巴液由淋巴毛细管经各级淋巴管及相应的淋巴结,最后汇入左、右锁骨下静脉。组织细胞组织液淋巴液血浆10%渗入毛细淋巴管淋巴循环90%渗回透过毛细血管壁2、自稳态定义:人体通过自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特性:具相对稳定性(渗透压、酸碱度、体温、血糖、血压)渗透压细胞渗透压:阻止水分子通过细胞膜外排的压力(大小与其浓度成正比)内环境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Na+、Cl-、HCO3-)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37℃时内环境渗透压为280—310mOsm/L内环境的渗透压的稳定依靠自身神经和激素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A供给全面营养B供能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D供给水C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中有多对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对。如H2CO3/NaHCO3、NaH2PO4/NaHPO4等酸碱平衡酸碱平衡血液血液pHpH值为什么能够维持在值为什么能够维持在7.35-7.457.35-7.45之间?之间?血液中含多对血液中含多对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的物质。缓冲物质:缓冲物质:每对缓冲对每对缓冲对==一种弱酸一种弱酸++相应的强碱相应的强碱盐盐如:如:HH22COCO33/NaHCO/NaHCO33NaHNaH22POPO44/Na/Na22HPOHPO44酸碱平衡酸碱平衡乳酸乳酸++NaHCONaHCO33乳酸钠+乳酸钠+HH22COCO33HH22OO++COCO22HH22COCO33/NaHCO/NaHCO33的缓冲作用:的缓冲作用:HH22COCO33呼吸运动排出呼吸运动排出碳酸钠碳酸钠++HH22COCO33NaHCONaHCO33肾脏排出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自稳态的意义自稳态: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肌肉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及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循环系统淋巴液组织液血浆组织细胞外界环境消化呼吸排泄内环境变化大相对稳定环境因素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人体一次失血过多超出体内血量的30%,生命将重危,其根本原因是()A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