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VIP免费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1页
1/45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2页
2/45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3页
3/45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组长:组员:重点:“三病”“三虫”的防治难点:“三病”“三虫”的防治一、水稻病害1.纹枯病(1)症状:起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斑纹,似云彩状。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或灰褐色。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相似。稻穗受害变成墨绿色,严重时成枯孕穗或变成白穗。当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可出现白色粉状霉层。病部菌丝集结成菌核,容易脱落。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在稻田土壤里或稻行、杂草中越冬的菌核,于第二年春耕灌水时浮于,炽附在稻株基部的叶鞘上。当温湿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长出菌丝,直接侵入叶鞘,病斑不断扩大蔓延,病部的菌丝体集结形成菌核,落入水中,随水流扩大传播。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主要在稻株基部叶鞘横向扩展。抽穗以后,在温湿条件适宜情况下,病害很快向上面的叶鞘、叶片侵染扩展。大水稻生长的一生中,分蘖期、孕穗期至抽穗期抗病能力降低,病菌侵染最快。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彻底清除稻田周围杂草,以消灭野生寄主。2、病稻草发杂草要经过高温堆沤腐熟后,才能作肥料施用。化学防治:亩用20%井岗霉素粉剂25--50克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ml,加水50千克喷雾。2.稻瘟病(1)症状:为害水稻各部分,在整个生长期都有发生.1.秧苗发病后变成黄褐色而枯死。2.叶片斑点主要有两种:一是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多近圆形或椭圆形;二是慢性型病斑,多为梭形,外围有黄色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灰白色,有褐色坏死线向两头延伸。3.茎节病斑呈黑褐色或黑色斑点,病斑在节上成环状蔓延,最后整个节变黑色坏死。4.穗茎病斑常在穗茎上发生淡褐色或墨绿色的病变,影响结实,形成白穗。5.谷粒病斑边缘暗褐色,中部灰白色。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稻瘟病主要是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稻谷或稻草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阴雨连绵,日照不足,病情扩展迅速。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秧苗四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选择抗病品种。(2)进行种子处理,以杀灭病菌。(3)作好秧田病虫防治。病害集中扑灭秧田里,严防带入大田,扩散危害。(4)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化学防治:一般情况下,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每公顷每次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30g、2%春雷霉素水剂23g、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100g、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150g或40%异稻瘟净乳油125-150g,对水60kg喷雾。在破口期和齐穗期的防治最为重要。3白叶枯病症状: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初期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脉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空气潮湿时,新鲜病斑的叶缘上分泌出湿浊状的水珠或蜜黄色菌胶,干涸后结成硬粒,容易脱落。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白叶枯病菌主要在稻种、稻草和稻桩上越冬。播种病稻谷,病菌可通过幼苗的根和芽鞘侵入。病斑上的溢浓,可借风、雨、露水和叶片接触等进行再侵染。施用过量氮肥等均有利于发病.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病害常发田、低洼易涝田要选用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3.培育无病壮秧。2.化学防治:1.大田施药水稻拔节后,对感病品种要早检查,若发现发病中心,应及时施药防治,大风雨后受淹稻田要喷药保护,所用药剂同秧田。4恶苗病症状:水稻发生恶苗病后,其发病植株的节间伸长,长得细而高,植株颜色较淡,叶片较正常株窄,节位上的叶鞘里或外有不定数的须根,稻秆内生有白色的霉物,后变成淡红色,有时是黑色的小点。发病的植株抽穗较早,穗子较小,并且谷粒少,或成为不实粒。病死的植株表面有浅红色或白粉霉物,病粒谷壳的内外颖合缝外,着生有浅红色霉层。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水稻恶苗病的病菌在谷粒和稻草上越冬,次年使用了带病的种子或稻草,病菌就从秧苗的芽鞘或伤口侵入,引起秧苗发病徒长。带病的秧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