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綦江区三江一小:杨青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出示图片: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惹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第五课灰雀(板书课题)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它们的呢?3.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抽生读第一自然段(2)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板书:惹人喜爱)师:三只欢蹦乱跳的灰雀你们喜欢吗?除了你们以外还有人喜欢它们呢?是谁?(板书:列宁)(3)你是从哪看出列宁很喜欢这些灰雀?(板书:每次……都要……经常带……)列宁这么喜欢这三只灰雀,可是突然有一天意外发生了。出示图片:“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4)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讲解。(二)学习课文第三至十自然段。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自由读课文三至十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列宁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男孩说的话。抽生回答,然后用课件出示他们说的话。列宁的话:(1)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2)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3)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4)列宁问:“会飞回来?”男孩的话:(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2)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2.用课件出示他们的对话,指导学生读一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再说说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1)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板书:男孩“没看见”“一定会飞回来”)(2)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①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果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②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板书:可惜)③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④指导学生朗读。(三)学习课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1.学生齐读最后几个自然段2.课件出示思考题。(分组讨论)(1)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2)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3)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4)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3.小组代表发言。(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请同学们说一说“灰雀昨天去了哪里”.(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六)课堂小结课文以灰雀为线索,记叙了它丢失又复回的经过。表现了伟大导师列宁喜爱灰雀,更爱诚实的孩子的崇高而伟大的爱。(七)板书设计5.灰雀惹人喜爱列宁男孩每次……都要……“没看见”经常带……“一定会飞回来”可惜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