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科目)导学案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时第八单元第一课共2课时主备人曹秀娥备写时间2014年12月3日复备人复备时间2014年月日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幻想、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难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学法策略朗读法谈话法多媒体展示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学案导案自主学习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在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次。2、学习生字,积累词句1.自学生字,点拨读准“赖、耕、潜、舶、哲”的字音。2.写字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3.积累一些好词好句。2.读完的同学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简单归纳2-5自然段意)?激趣导入、解题1.同学们,听过“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吗?你从这个成语最先想到谁?(神仙)2.呼风唤雨原是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出示课题、读题。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合作互助1、读完课文后,谁知道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1)读句子(2)“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3)刚才,有个同学问: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到文中找一找,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3.学生交流。(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和发现,和古代人类生活对比,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来说明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1、读完课文后,谁知道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或:读完课文后,谁知道课文中心句是哪一句?(也可教师直接问: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然后板书中心句)2、教师出示词典中的几种解释,让学生联系课文选择。展示成果1、学生读课文。2、字词学习。(1)出示字词,学生自由朗读。(2)同桌互读,互相帮忙纠正读音。(3)个别检查。(4)释义: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5)读完词语,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出示难读的句子。)正确读写并理解“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幻想、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等词语。(或引导用工具书;或引导在文中语境中理解;或联系生活理解)探究引领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句子体会一下。发现:原本就存在但没有被人们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3.用“发现,发明”练习说话。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2、是谁在呼风唤雨呢?怎样呼风唤雨的呢?3.板书:发明、发现,理解“发明”和“发现”。反馈提升1.那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以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同学读第三自然段进行回答。2.学生回答。3.说说“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今天指什么?说明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4.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变化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内容之多书上用了哪句话来形容?5.1.那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以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望远镜、程控电话,手机、录音机、高速火车、飞机、载人航天飞船的图片)(出示诗句)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导朗读这句话。并把这句诗背下来,体会语言,积累语言。课后作业一、按课文内容填空。人类的______________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______________。20世纪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______________获得那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现和发明。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______________,也在改变着______________。二、补充成语。()风()雨()风()雨()风()雨风()雨()风()雨()风()雨()三、选择合适的词填空:发现发明1、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