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茅以升议课稿凤台四中黄冠美一、教材分析题目是《中国石拱桥》,它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说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这篇说明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列数字。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字词及本课基本的文学常识。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方法: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能充分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以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2.讨论法。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课前预习:内容(通读课文用工具书积累文中生字词;作者简介和说明文一般常识)新课教学、作业布置巩固。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辨析文体,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导入内容: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有不少杰出的发明创造,石拱桥的建设成就就令世人赞叹不已。(用多媒体图片演示赵州桥由此引入本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中国石拱桥》。(二)精讲课文,深入讲解;精练部分,巩固提高。1、检测学生课前预习,要求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多媒体显示)2、辨析文体,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3、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多媒体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声屏显示配乐朗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石拱桥的特征和中国石拱桥的特征。4、局部探究。精讲写“赵州桥”的部分;精练写“卢沟桥”的部分指明朗读第四、五段,讨论:(1)请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明确: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2)再自由度四、五段,设计如下问题:a.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b.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哪几项()A.历史悠久B.结构坚固C.形式优美D.交通方便E.建造者是李春c.第5语段分四个方面(四大点)介绍了这座桥的特征,请按桥的不同特征将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e.这段文字在全篇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它从四方面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