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初二语文(下)学案编号:00编制人:徐晴审核:领导签字: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诗词九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真诵读诗词,扎实记忆基础知识,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赏析诗句。3.全力以赴,主动成长。品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领悟景物中的内涵。【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细读教材,进行整体感知;勾画诗文中描写景物的诗句,并写上批注,体悟其作用。2.完成自主学习题目.3.运用好双色笔,在课本和导学案上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的“我的疑问”处,准备课上探讨交流。【知识链接】古诗赏析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2、结构形式:照应、衔接、过渡、铺垫、伏笔等。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复等。4、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想象、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等。5、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意境:由寄托作者思想的意象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诗歌基本的整体情境。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7、词语赏析: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古诗词赏析答题方式:这……句运用了……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描绘了……,抒发了作者……感情。其中,“……”词使用得好,传神地表现了……古诗词阅读答题四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意象。意象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习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情感,例如:以“月亮”表达思乡之意,以“丁香”表达愁思或情结,以“鸿雁”表达羁旅伤感和思乡怀亲之情,以“杜鹃”表达哀怨、思归之意和凄凉、哀伤的情感,以“寒蝉”表达悲切、伤感,以“乌鸦”表达肃杀、萧瑟的氛围,以“黄鹂”表达欢快的心境,以“燕子”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以“折柳”表达惜别友情,以“菊花”表达高尚与纯洁,以“梧桐”表达凄凉、悲伤,以“浮云”表达游子漂泊,以“红豆”表达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等等。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时,可以抓住其中很鲜明的意象,透过意象破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1第二把钥匙——关键词。关键词是指古诗中带有喜怒哀乐等情感色彩的词语,它们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往往也是全诗之“眼”,像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的“好”字,抠出关键词,也就找到了诗歌的点睛之笔,就把握住了诗人应表之意与应抒之情。第三把钥匙——标题。古人写诗,往往如同打谜语,诗句是“谜面”,标题是“谜底”,尤其是咏物诗、酬答诗等,阅读诗句不明其意的时候,一对照标题可能就豁然开朗。第四把钥匙——注释。这是针对解答古诗鉴赏题而言的。在命制考题时,命题者总是为考生着想,认为考生解读有困难时,往往会给出一二条注释,帮考生开一扇理解诗句、解答题目的“窗户”。我们一定要领这个情,借助它撩开诗歌神秘的面纱。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孟浩然,唐代诗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与孟郊并称“苦吟”诗人。有《长江集》传世。刘长卿(大约726~大约786)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监察御史。与诗仙李白交厚,有《唐刘随州诗集》传世,其诗五卷入《全唐诗【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扎实掌握字音、词语等基础知识)《饮酒》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一.诵读诗句,读准字音、停顿。弄清释义:辨:结庐:偏:相与还:真意:喧:忘言:二.诵读古诗,初步解读。1.解释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