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马家嘴小学教师电子备课记录教学内容19、蓝色的树叶教材分析本课就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一事展开一系列对话,这些对话折射出人物的性格。文章传达的一种思想是互相帮助。课文后面提示:“我想对林园园说、、、、、、”拓展。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和林园园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抓住李丽和林园园的三次对话品读感悟,体会双方各自的心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学重点1、自主识字,写字,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2、抓住人物的三次对话品读,体会双方各自的心理。教学难点理解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课前准备生字卡、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学习过程教师点拨一、悬念导入:1.课前板书:19、蓝色的树叶2.设悬念:读了课题,你有问题吗?(树叶怎么会有蓝色的呢?)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学生自学:1.以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树叶怎么会有蓝色呢?2.成果汇报:(1)生字(2)接读课文3.质疑把“蓝树叶”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围绕“蓝树叶”自读自悟,大胆质疑。三、学习课文:1.老师(出示插图1)讲述故事起因:(第一自然段)2.师: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小朋友看,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指导看图)3.(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你一定会读了!指导朗读。4.出示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图画,谁是丽丽,谁是园园?你怎么知道?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5.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6.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7.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注意结合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要想到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林园园会用行动改正错误的。)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步骤学习过程教师点拨一、复习生字词。读字组词(小组配合完成)二、有感情地读文。1、师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2、分角色朗读课文。3、自由练读、轮读课文三、指导书写。1.请同学们看字帖,观察每个字在字帖中的位置,想想写时应注意什么。2.教师出示生字帖(投影仪)请同学上台与台下同学交流体会。3.重点指导: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4.同学自己看字帖写字,师巡视指导。巩固生字,积累词语,提高识字、写字能力。四、完成课后练习出示: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词。2.完成学案。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19、蓝色的树叶李丽林园园小声借吞吞吐吐等借怕不要不要不要只画皱着眉头还要用心画看(脸红了)(应该相互帮助)《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写得是在一次美术课上,李丽的绿铅笔不见了,就向同桌林园园借,可是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用,李丽就用自己的蓝铅笔画树叶。课文结尾写着: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当同学们读到这儿时,我问: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马上有同学说:因为她觉得不好意思,没有借给李丽绿铅笔……等等类似这样的话。从这些话中我感受到了这篇文章的带给他们心灵的触动这也许就是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