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孟子,名轲,字子舆。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亚圣”。他在哲学上提出”。他在哲学上提出““民贵君轻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为中心的“仁政”主张,哲学上提出“主张,哲学上提出“性善论性善论”。”。《孟子》富于雄辩,善《孟子》富于雄辩,善用比喻和寓言。文学价值很高。用比喻和寓言。文学价值很高。1.1.正音正音•王好战•数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涂有饿莩而不知发(hào)(cù)(gǔ)(yì)(zhì)(xiáng)(tì)(wàng)(piǎo)应掌握的文言实词:违时胜数罟洿斧斤畜庠序教申孝悌颁负检涂饿殍发岁罪斯至2、解释重点虚词寡人之于国移其民于河东无望民之多于邻国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对于到比在跟、与检查3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2)七十者衣帛食肉•(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树之以桑•﹙5)王无罪岁•(6)谨庠序之教鼓:名—动敲鼓衣:名—动穿王:名—动为王树:名—动种植罪:名—动归咎,归罪谨:形—动认真从事4、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无望民之多于邻国无失其时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毋”,不要。通“毋”,不要。通“斑”,花白通“途”,道路5、翻译课文或五十步而后止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1、本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的“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引论(1):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2、总结文章结构本论(2—6)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阐述使“民加多”的具体措施结论(7):保民而王,“则天下之民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