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主讲人:罗雅丽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概述§5-1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5-2城市道路网结构及基本形式§5-3城市道路网布局§5-4交通枢纽在城市中的布置§5-5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思路与程序第五章城市道路网规划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概述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路网规划的核心内容:确定道路网结构形式;干道的性质、走向及红线宽度确定道路横断面形式交叉口位置及形式确定停车场位置绘制路网图编写规划说明书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5-1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1城市道路的功能城市道路功能交通功能公共空间道路交通:汽车自行车行人交通等交通本身沿路利用的进入功能城市景观保证通风、日照、采光公用设施的设置空间,轨道交通设置空间保证消防救援活动避难道路防火带防灾救灾形成城市结构功能形成城市结构的骨架组成邻里居住区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2城市道路分类(1)按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分类(2)按交通目的的分类(3)按道路功能分类§5-1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3各类道路规划要求:快速路规划: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km的带形城市应设置快速路。快速路上的机动车道两侧不应设置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应设置中央隔离带;与快速路交汇的道路数量应严格控制。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快速路穿过人流集中的地区,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5-1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主干路规划:主干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应分道行驶;交叉口之间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分隔带宜连续;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公共建筑物出人口。次干路规划: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并可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和出租汽车服务站。支路规划:应与次干路和各用地等内部道路相连接;与快速路连接,应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跨过或穿过快速路支路应满足公共交通线路行驶的要求;§5-1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5.2城市道路网结构及基本模式1城市道路网等级结构规划原则(1)远近分离原则——不同距离出行者需要(2)通达分离原则——穿越与到达交通需求(3)快慢分离原则——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4)容量控制原则——减少低效运行的需求(5)道路功能划分原则——减少公共空间功能与交通功能冲突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2城市道路网规划技术指标(一)非直线系数(二)道路网密度Fl(公里/平方公里)交通干道的非直线系数应尽量控制在1.4之内,最好在1.1~1.2之间δ网=L网/Fkm/km2规范值建议值备注:街坊内部道路一般不列入计算;主要按照是否参加城市交通分配决定大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δ干2.4-32.2-2.63-52.5-4δ路5-75-6.66-85.2城市道路网结构及基本模式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三)道路面积密度)()(城市用地总面积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道路面积密度(%FBLii(四)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人)()(城市居民总人口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2mnBLii《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规划城市人口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宜为7~15m2,其中:道路用地面积宜为6.0~13.5m2/人,公共停车场面积宜为0.8~1.0m2/人。第五章《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规定城市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比例为8%-15%5.2城市道路网结构及基本模式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5.2城市道路网结构及基本模式`图形模式分类棋盘式、放射环式、方格网加放射、三角式、六角形、自由式、综合式3城市道路网的基本模式luoyl8502@sohu.com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优点:划分的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这种路网交通分散,灵活性大。它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