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小竹排画中游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认识12个生字,认识“木、艹、纟”3个偏旁,写一个字。2、对“鱼米香”、“画中游”的理解。过程和方法: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江南的美丽与富饶,从而萌发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生字,会正确流利地朗读。难点:对“鱼米乡”、“画中游”的理解。课前准备:贴画、课件预习要求:1、认识12个生字。并在课文中圈出12个生字。2、大声的朗读课文3遍,初步理解“鱼米香”、“画中游”的意思。3、初读课文,能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来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诱思。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看大屛,认真观察图上都有什么?2、一支小竹排顺着水慢慢的划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测预习,发现问题。1、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想听老师读读吗?师范读。2、请同学们打开书64页,①自由大声的拼读课文。②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同学们读的真认真,谁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4、这位小朋友的声音真好听,生字宝宝都被吸引过来了。请同桌合作借助拼音读一读。小老师领读,指名生读。5、生字宝宝脱掉帽子从大屏上跑下来要和做的最端正的小朋友见面了(出示生字卡片)。指名生读,全班齐读。6、看大家这么聪明,生字宝宝的朋友也来了(课件出示书中的词语)。小老师领读、生跟读两遍。男女生赛读。7、同学们真能干,让我们动动笔写写字吧!课件出示“中”。生观察中在田字格中的占格。(1)提醒大家注意①口要写的扁一些。②最后一笔竖写在树中线上。(2)师范写,生书空。(3)生练写。三、合作探究,分层提高。1、学习第一句。(1)师范第一句,请女生齐读。第一句中写了哪些什么景物?(板书:教师准备好的图片蓝色的小鸟、紫色的小鱼贴在黑板上,围绕着中间课题)(2)坐在竹排上看着这美丽的风景,身边有鸟儿鱼儿作伴,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3)你能带着快乐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吗?2、学习第二句。1衔接语:坐在小竹排上流啊流,向两岸看,会看到什么?(1)(师画一棵树)这是密吗?怎样才叫密?你能读书树木很茂密的样子吗?提醒重读密。生读这句话,老师评价:老师能听得出,田里的禾苗真绿啊!(2)像绿油油这种ABB式的词语你能说一说吗?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读读吧!3、学习第三句。(1)在我国的江南就有着如诗如画的景色,请同学们齐读第三句。(2)江南有什么?是啊!江南被称作“鱼米之乡”,美得就像一幅画,难怪儿歌里要说小小竹排——画中游。(3)你们喜欢这美的像画一样的江南吗?那就读出你的喜爱之情吧!三、适度拓展,有效延伸。1、游玩了江南的美景,我们新疆也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你去过哪里,谁来说一说?(生汇报)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新疆的风景图片,我们一起看看。(感受新疆的美景,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处处有美景,让我们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吧!板书设计竹排(图片)小鸟(图片)小鱼(图片)江3、小小竹排画中游南小树(图片)禾苗(图片)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