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喷塑、喷涂喷漆检验标准及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1一、表面喷塑检验标准1、检验条件1.1照明光线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的照度不应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1。2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a面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2、表面等级的分类、区域划分2。1表面等级根据产品可视区域以及使用要求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表面等级:“a”、“b”、“c”、“d"。2。2区域划分“a”: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正面。“b":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测面、后面.“c”: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底面。“d”: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次要面,一般是指终端产品内部面.3、代码对照表名称:数目、长度、直径、深度、宽度、面积、距离代号:n、l、d、h、w、s、d单位:个说明:下文所提到的不良缺陷数目均指单面上的不良缺陷数目。4、验收要求4.1验收总则4。1。1喷涂件表面应清洁、无污.4。1.2喷涂层均匀、完整,同批产品的光泽、纹理一致,颜色符合图号要求,且与双方2封样色样比较无明显差异。4.2外观要求4。2。1“a"面外观检验要求:序号不良项目验收要求1点缺陷(含颗粒)当d≤0。5mm(或s≤0.2mm2)且不连续时(ds≥5mm),不视为缺陷。当0。5mm(或s≤0。2mm2)二、喷涂喷漆检验标准1、目的发现、控制不合格品,采取相应措施处置,以防不合格品误用。2、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及顾客退货各过程中产生及发现的不合格品。3、定义(无)4、职责4.1品质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标识及隔离,组织处理不合格品。4。2制造部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4。3供应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4.4管理者代表负责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5、工作程序:1.喷涂种类、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2.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检查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特殊产品根据产品规3格的具体要求检验.3.外观检验项目是否有缺陷:如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轻微桔皮、凹坑等。4.外观和颜色检验环境: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应在标准光源对色灯箱CAC—600箱内,以目视方法进行。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F/A,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CWF/TL84),背景颜色为中灰色。对于微量杂质点及其它轻微缺陷通常在300MM处目视肉眼不明显为通过,特殊情况时视客户要求而定.5。1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铁、钢、铝及铝合金):采用胶带粘贴法测定漆膜附着力,批次以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不合格时可用加严检验。检验方法:使用锋利刃口的刀片(刃口宽要求0.05MM,刃口达到0.1MM时必须重新磨刃口),沿能确保得到直线切口的导向器,刃口在相对涂面35—45度角,等速划线.划线位置距产品边缘最近距离不应小于5MM,切口要保证切到基体,在涂膜上,切出每个方向是6至11条切口的格子图形,切口以1MM间隔隔开,长度约20MM。对于涂膜厚度大于50μm,小于125μm,切口以2MM的间隔隔开。在将格子区切屑用软刷或软纸清除后,撕下一段,粘附力在2。9N/10MM(300GF/10MM)以上的胶带,将格子区全部覆盖,用手磨擦胶带,确保已完全粘牢后,拿住胶带的一端,沿着与其原位置尽可能接近180º的方向迅速(不要猛烈)将胶带撕下,然后用放大镜或肉眼观查.如果沿切口的边和方格部分有涂层脱落,损伤的区域为格子的15%~35%,再重复上述方法检验.如果两次结果不同,换不同的检验人员在同样的条件下获得的涂膜上,进行该检验,若仍出现上述结果或更差的情况,有权怀疑该批涂层质量,做出拒收决定.损伤的区域小于格子的区域15%为合格.5.2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锌合金):检验涂层厚度μm切格区的近似面积MM*MM切痕间的距离MM≤20015*153>20025*2556。酸雾试验检验:6.1装置:A)恒温箱试验温度在40±1℃;B)烧杯:化学分析用的玻璃器具,容量为500ML。6.2溶液配制:A)试剂:氯化钠试剂;B)水:蒸馏水;C)溶液浓度:0.43~0。6mol/l,(2。5%~3。45%)6.3试样:按照《GB/T2828.1—2003/ISO259—1:1999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进行涂层检验,确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