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生产装置使用说明书1一、工艺流程1、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聚氯乙烯(PVC)是通用型热塑性树脂,以氯乙烯(VC或VCM)为单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聚合而得。PVC外观为一种白色的无定形粉末,密度1.35~1.45g/cm3。PVC是由液态的氯乙烯单体工业生产可通过悬浮法、乳液法、本体法、和溶液法等方法而实现聚合,生产方法不同得到的树脂颗粒大小不同。早在1835年,法国人V.Regnault就发现了氯乙烯,3年后,他发现密封在玻璃管中的这种粘度低、挥发性较强的液体,在日光的照射下转化成白色的非晶体粉末。Regnault记录下这一现象,但未能解释为什么液体变成固体的原因。1872年Baumann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固体物是氯乙烯的聚合物。直到1912年Kiatte和Rollett利用乙炔和氯化氢催化加成反应合成了氯乙烯,1931年,德国采用乙炔和氯化氢为原料、氯化汞作催化剂合成氯乙烯的工艺首先实现了工业化。但由于该法能耗大、价格高、污染严重而被廉价的乙烯法所取代。较大规模的乳液聚合则在1935年才由Bitterfeld实现。1940年,美国的古德里奇公司创建了悬浮聚合,从此以后,聚氯乙烯工业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2、装置流程简述首先,用氮气置换系统中的杂质气体,系统抽真空。无离子水自无离子水罐(T-101)经打水泵(P-101)打入聚合釜(V-201),整个无离子水加料系统由一个冷无离子加料泵和一个热无离子加热泵组成。每个泵的出口管道上都装有一个温度调节阀和一条回到各自贮罐的循环管道。本聚合生产装置在绝氧状态下,依次通过釜内设的相应进料口,用水冲洗釜壁并排除之;借助蒸汽将防粘釜剂均匀喷涂于釜壁,用水冲洗并排除之,加入缓冲剂;加体积比为1:1.4的氯乙烯和温度为85-95℃的热水,装填系数为0.8-0.9;加分散剂并判断分散效果;确定分散体系稳定,即可加入复合引发剂,加链转移剂巯基乙醇;聚合开始10分钟后,以1000kg/h的流量向釜内注入低于反应温度的水,聚合反应温度为54-58℃达到转化率85%-90%,加终止剂终止反应;向出料槽泄料。聚氯乙烯生产装置使用说明书2出料槽(V-301)中的浆料经过处理后,再经浆料过滤器过滤,用浆料泵(P-301)经螺旋板换热器(E-702)打入汽提塔(T-301),经过汽提塔(T-301)处理过的浆料,用浆料泵(P-302)经螺旋板换热器(E-702)再到浆料缓冲槽(V-401)最后再用浆料泵(P-401)加压送到离心工序。自蒸汽总管来的蒸汽经蒸汽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汽提塔(T-301)。从汽提塔顶出来的气体经冷凝冷却器(E-704)分离,不凝的气体进入VCM回收系统进行回收。经离心机(S-401)分离后的离心母液送到污水站,分离后的湿树脂经螺旋输送器(S-402)进入气流干燥塔。经空气过滤器过滤的空气经主风机(B-401)加压,再经空气加热器(E-706)加热,进入气流干燥塔吹散物料、干燥物并夹带物料进入旋风干燥床(X-401)。从干燥器顶部出来气流夹带干燥好的物料进入旋风分离器(X-402),分离后的气流经引风机排空。分离下来的聚氯乙烯树脂经振动筛(X-403)进行筛分。筛下物进入料斗,筛上物料为次品回收。料仓中的PVC树脂经手工装袋,磅秤计量,然后用热合机封口,经喷号机喷号,经皮带再由中间皮带机输送给仓库皮带机入库贮存。3、系统流程简述3.1氯乙烯和水的贮存和加料新鲜氯乙烯按需要量由界区外送至界区内,贮存在新鲜氯乙烯储槽中,回收氯乙烯来自界区内氯乙烯回收单元,贮存在回收氯乙烯储槽中。新鲜氯乙烯和回收氯乙烯经计量后,按要求比例,用氯乙烯加料泵打入聚合釜内。冷无离子水由界区外送至界区内,贮存在冷无离子水储槽里,冷无离子水用于聚合加料、轴封注水、管路冲洗、出料过滤器冲洗和聚合反应过程的注水。冷无离子水用蒸汽加热后,贮存在热无离子水储槽里,热无离子水用于聚合加料。依据聚合反应初始温度要求,按一定比例经计量后,用无离子水加料泵打入聚合釜内,无离子水加料泵的设计适用冷、热无离子水。这种加料方法几乎可省去聚合初期的升温工序,并使加料时间减少到最低。3.2溶剂的配置和加料提供的引发剂用容器包装,存储在工艺区附近的冷库中,送至界区后在引发剂配置槽内按配置方法要求制成引发液,然后储存在引发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