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南梁完小狄小燕教学目标: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结构。2、亲历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3、能灵活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点:把概念形成知识网络,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学习数学每天都和很多的数打交道,这节课呢老师想考考你们,看谁的想法多?请看这几个数,你觉得哪一个数与众不同?1、2、3、4、9刚才你们说的都是和因数、倍数、质数、合数有关系的,看得出来你们对这些数有兴趣,课前我们已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整理,这节课呢我们来科学、系统地整理一下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板书:因数与倍数的整理与复习)【设计意图;主要目的是凝聚学生注意力,激起学习兴趣,引发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灵活有效地回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说到因数和倍数,我们知道3是因数,6是倍数。生发言。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倍数呢?2、除了因数和倍数,你们还知道哪些相关的知识?3、老师听了这么多知识点,让人感觉到很乱。怎样整理才能简洁、有序地体现出这些知识间的联系呢?4、分组整理接下来就要看同学们的智慧了,请你们把杂乱无序的知识点梳理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知识网络。现在请四人一组讨论整理思路,也可以参照整理建议:(出示)整理建议:1.想一想,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2.用箭头或线条把这些知识点按一定的顺序连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A、按因数的个数,可以把非0自然数分为()、()、()。B、我们学的倍数有()的倍数、()和()。C、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把非0自然数分为()和()。根据以上提示,制定的知识网络图。因数与倍数()()()()()()()()()()除了以上理解的这些内容,还学习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还知道最大公因数用()表示,最小公倍数用[]表示。我们一起梳理知识的过程就是进一步完善我们所学旧知的过程,如果我们每学一部分知识都能这样的整理,就好像我们在积累知识的同时种植一棵知识的大树,这样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就更加有条理。【本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列举、比较、分类、整合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做一做,谁能干!1.在非0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2、2×3=6,6是()和()的倍数,2和3是6()的因数。3、如果A÷B=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4、在2、4、9、15、17、26这些数中:①偶数有();②奇数有();③3的倍数有();④5的倍数有();⑤质数有();⑥合数有()。【设计意图:本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释疑解难、查漏补缺,既使学生形成的认知结构稳固定型,又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选一选,谁更棒!(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3)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4)把18分解质因数18=2×3×3×1()(5)一个自然数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一定是质数。()(6)一个三位数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120。()请学生说说是怎么判断的?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用一用,谁更出色!1、红红到书店买了一套(3本)童话书,售货员阿姨说应付34元,红红认为不对。你们觉得呢?2、第一位数字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第二位数字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第三位数字是10以内3的最大的倍数。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什么电话号码?你能设计这样的谜让同学们猜一猜吗?119火警报警电话110报警电话120急救中心电话122交通事故114电话号码查询114电话号码查询五、评价总结完善提高你觉得这节课表现得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