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严永香一、定义一、定义二、病因二、病因三、桡骨骨折的分类三、桡骨骨折的分类五、诊断与治疗五、诊断与治疗六、护理六、护理七、健康教育七、健康教育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六、护理六、护理定义.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cm内的骨折。是骨松质与骨密质交界处,解剖薄弱,骨折高发.多见于中老年人。解剖尺偏角20~25°掌倾角10~15°原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机器绞伤桡骨骨折的分类•1、Colles骨折•2、Smith骨折•3、Barton骨折•4、Chauffeur骨折1、Colles骨折•1814年AbrahamColles首先详细描述此类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6.7%•特点:患者向前跌倒,上肢伸直且手掌面着地,向背侧移位。2、Smith骨折•1847年SmithR.w.详细描述了桡骨远端骨折的另一种类型,即反colles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O.1%。•特点:患者向后跌倒,上肢伸直且手掌面着地,向掌侧移位。3、Barton骨折•1838年Barton描述一种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并且伴腕关节脱位。较少见。•特点:桡骨远端掌侧或背侧缘骨折,伴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4、Chauffeur骨折•1910年Chauffeur最早提出•特点:桡骨茎突孤立性骨折,骨折不移位,但多伴舟月韧带损伤。临床表现•患者伤后前臂肿胀、疼痛、畸形,前臂和手的活动受限,可有缩短和成角畸形。局部压痛,骨擦感和异常活动。•成人无移位的前臂双骨骨折较少见,诊断X线CT检查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最好在损伤开始24—48小时内进行。非手术手术注意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持续性剧烈的疼痛,皮肤苍白,皮温升高,肿胀明显,感觉麻痹,不能活动,被动伸指时疼痛加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手法复位,石膏和夹板外固定。病例•患者:郑家伟,男,63岁,•主诉:跌倒后左前臂疼痛、活动受限1天•临床表现:疼痛、活动不能,手背肿胀•外院检查:x线片:左侧桡骨远端骨折•处理:予夹板、绷带固定,及手肘托固定•入院后专科检查:左腕关节活动受限,左手背肿胀,腕关节畸形•诊断•治疗:臂丛神经麻醉下左侧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术护理•1、术前护理•2、术后护理•3、健康宣教•4、出院指导1144心理护理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饮食,促进生长发育及骨质愈合。无论是石膏固定还是夹板固定,患肢必须保持在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保持有效固定。2233患肢抬高位,以利于静脉和淋巴的回流减肿胀,严密观察末梢血供、运动及感觉功能同时指导患者做手掌的伸手与握拳运动。术前护理55疼痛的护理完善术前的各项化验和检查。66术前护理77做好术前准备:备皮、皮肤过敏试验、1144根据麻醉方式指导患者术后6小时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术后6小时后予流质饮食无呕吐后逐渐予普食。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术后左手臂予石膏固定,患肢摆放应舒适,并注意石膏护理,保持石膏外观清洁、干燥、密切观察指端皮温、色泽、感觉及运动功能。2233患者术后出现恶心,无呕吐予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这是术后麻醉的一种正常反应,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后护理55待麻醉苏醒后固定牢固者可指导病人功能锻炼。(握拳运动和握笔锻炼)并发症的观察1、骨筋膜室综合征:2、前臂缺血性肌挛缩3、交叉愈合4、骨不连66术后护理休息与体位:手臂石膏托固定后,卧床时头肩部抬高,患肢垫枕与躯干平行,离床活动时,须用手肘托悬吊于胸前。强调功能锻炼的意义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固定后2周内可进行握拳、屈伸手指,2周后局部肿胀消退,可进行肩、肘、腕诸关节活动,频率和范围逐渐增加。3周内避免前臂的悬前悬后动作,4周后可进行前臂旋转活动,6—10周拆除外固定可做各关节面的功能锻炼。出院指导复查指征及复诊时间:石膏固定期间患肢如出现指端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应及时回院复查。在骨折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健康教育肱骨干骨折易伤及此神经,致使①运动障碍:前臂旋后困难、不能伸腕和伸指,拇指不能外展,出现“垂腕”畸形②感觉障碍:“虎口”区皮肤感觉丧失桡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正中神经桡骨远端骨折易伤及①运动障碍:拇指不能内收,其它各指不能内收与外展,环指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