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等生产工艺•半个世纪以前,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就开始致力于胱氨酸的工业化生产方面的研究,他们一直希望用化学合成或者发酵法制取胱氨酸,但一直未能解决工业生产中的一系列工艺问题和产品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国内外在胱氨酸工业化生产中,目前仍以毛发经酸解的方法生产胱氨酸。•我国的胱氨酸生产始于“大跃进”年代,轰轰烈烈的“群众运运”没有成熟的技术作保证,所以没有能形成产业。•直到七十年代初,我国的胱氨酸生产才进入工业生产的规模。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胱氨酸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约3000多吨/年)几乎垄断了国际市场。尽管胱氨酸产量每年都在以3-5%的速度递增,但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多年来,我国的胱氨酸大多数是出口到发达国家之后再经深加工制成L-半胱氨酸盐酸盐-水物和S-羧甲基-L-半胱氨酸等一系列产品,其中一部分又通过各种渠道作为医药原料或成药返销回中国。胱氨酸•分子式:C6H12N2O4S2•用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物理性质:•性状白色六角形板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溶解性溶于稀酸和碱溶液,极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L-胱氨酸是在1810年由Wollaston从膀胱结石中发现的。•1832年,Berzelius将其命名为胱氨酸,它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在蛋白质中有少量存在,多含于头发、指爪等的角蛋白中。也可以采用合成法得到。•工业上从毛发中提取,收率可达7.5-8%。实际生产中有的只达5%。L-胱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种,它在医药上和作为营养强化剂,也用于食品工业,均有重要的价值。它除了可用化学合成法制得外,目前主要是从毛发中提取。对人体没有不良效果。•用途:用于生物化学和营养研究,医药上有促进机体细胞氧化和还原机能,增加白血球和阻止病原菌发育等作用。主要用于各种脱发症。胱氨酸生产工艺•一.水解段原料:毛发辅料:盐酸,蒸汽。将毛发投入水解罐内密封,通入盐酸(浓度﹥30%),蒸汽。温度120,酸解时间7H。终点产物:水解液(去一次中和段)•二.一次中和段辅料:液氨(或液碱)水解液进入一次中和罐,通入液氨(或液碱),温度80℃,中和时间20h,终点pH=5.0,过滤。终点产物:1,滤液(即母液Ⅰ,送L-精氨酸车间做原料)2,滤渣(去一次脱色段)。•三.一次脱色段。•辅料:盐酸,蒸汽,纯水,活性炭滤渣进入脱色罐,投(通)入盐酸,蒸汽,纯水,活性炭。温度80℃,脱色时间2H,终点pH=0.5,过滤•终点产物:1,滤渣(燃烧)•2,滤液(去二次中和段)•四,二次中和段辅料:碳酸氢铵滤液进入二次中和罐,投入碳酸氢铵。温度80℃,中和时间12h,终点pH=5.0,过滤终点产物:1,滤液(即母液Ⅱ,送L-亮氨酸车间做原料)2,滤渣(去二次脱色段)•五,二次脱色段•辅料:盐酸,蒸汽,纯水,活性炭•滤渣进入脱色罐,投(通)入盐酸,蒸汽,纯水,活性炭,温度80℃,脱色时间2h,终点ph=0.5,过滤•终点产物:1,滤渣(回收利用)2,滤液(去三次中和段)•六,三次中和段辅料:氨水滤液进入三次中和罐,通入氨水,温度80℃,中和时间3h,终点pH=4.0,过滤终点产物:1,滤液(即三次母液,送L-酪氨酸车间做原料)2,滤渣(即L-胱氨酸粗品,去精制段)••七,精制段•辅料:蒸馏水,蒸汽•用蒸馏水冲洗上段工序产品并离心甩干,送入烘干机,通入蒸汽烘干,包装,入库,烘干温度100,烘干时间3h•终点产物:L-胱氨酸成品•L-精氨酸,系统名称为2-氨基-5-胍基戊酸,英文L-Arginine,分子式为C6H14N4O2,比旋光度(C=8,6mol/lHCl)+27.4°,等电点PI=10.76,白色片晶或棱晶,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L-精氨酸是人体必须氨基酸,在药品、食品、化妆品、饲料等方面都有广泛用途,在医疗上是治疗肝炎、肝昏迷等疾病的重要药物,也是配制氨基酸大输液的常用重要原料,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都很大且供不应求,很值得大力发展。•利用含有较多精氨酸的胱氨酸母液Ⅰ,提取精氨酸是提高胱氨酸生产效益、变废为宝的重要途径。•传统离子交换树脂法生产精氨酸存在着收率低、消耗大、成本高等问题。•精氨酸工艺过程胱氨酸母液生产精氨酸并完全利用的工艺过程为:1、浓缩分离:将胱氨酸母液Ⅰ,或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