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51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第一章植物的细胞植物细胞研究简史细胞的发现1665年,英国人Hook发现,取名为“cell”即细胞细胞学说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指出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同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在动物中证实细胞是动物体的基本结构;1839年,施旺指出,细胞是有机体,动、植物都是这些有机体的集合物,他们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在动植物体内,并于1839年提出了“细胞学说”(celltheory),即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24/12/252植物细胞大小差异较大,直径一般在10~100mµ之间,常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清楚。植物细胞的形状随植物种类和在植物体内的部位与执行功能不同而异。如:球状、多面体、纺锤形、圆柱形、管状。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4/12/25324/12/254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典型的植物细胞细胞壁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后含物生理活性物质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为有生命物质,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为非生命物质。24/12/255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最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DNA和RNA)原生质体内物质在形态、作用及组分上的差异,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三部分。一、原生质体(protoplast)定义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核糖体、溶酶体等。24/12/256细胞质(cytoplasm)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状的基质。与壁相接触的一层膜称为细胞质膜,与液泡相接触的膜称液泡膜,中间部分称作中质。对各种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具有半渗透现象,抵御病菌的侵害,接受和传递外界信号,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质膜的作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24/12/257细胞核(neucleus)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多呈球状,DNA在核中贮藏、复制、和转录,从而控制细胞和植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细胞核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体四部分。24/12/258细胞器(organelle):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包括质体、液泡、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微管、高尔基体等。质体(plastid)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贮藏有密切关系。基本组成为蛋白质、类脂、色素。根据质体所含色素的不同,分为叶绿体(chloroplast)白色体(leucoplast)有色体(chromoplast)24/12/259①白色体(leucoplast)不含色素,无色。形状:个体最小,常呈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分布:多见于不暴光的组织中,少数见光部分也有。功能:与积累贮藏物质有关。所含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形状:在低等植物,形状多样。高等植物,通常呈圆球状、椭圆形,形如凸透镜。分布: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茎的绿色部分以及花、果的某些部分。根一般不含叶绿体。功能:光合作用、合成同化淀粉。②叶绿体(chloroplast):24/12/2510叶绿体的立体结构24/12/2511三者关系:都是由前质体分化而来,在一定条件下,一种质体可以转变成另一种质体。③有色体(chromoplast)(杂色体)所含色素:主要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由于二者比例不同,使植物呈黄、红、橙等色。分布:主要存在于花、果实和根中。形状:针形、球形、杆状、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注意:色素和有色体的区别。24/12/2512液泡(vacuole):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液泡膜将细胞液与细胞质隔开。细胞液主要成分除水分外,还含有糖类、盐类、生物碱、苷类、鞣质、有机酸、挥发油、色素、树脂、结晶等,不少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往往是植物药的有效成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24/12/251324/12/2514线粒体(mitochondrin)内质网(endoplasmaicreticulum)核糖体(ribosome)高尔基复合体(golgibody)圆球体(spherosome)溶酶体(lysosome)微体(microbody)24/12/2515二、后含物(ergasticsubstance)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活动而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物质。形态和性质往往随植物种的不同而异,因而后含物是生药显微鉴定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