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及疼痛处理流程李菲2013年6月定义疼痛的分类疼痛规范化疼痛处理的原则或目的:有效缓解疼痛;尽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最大程度地提高病人的躯体功能和满意度;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尽可能降低治疗成本。疼痛(pain):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的分类病理学时间伤害感受性神经病理性混合性急性慢性癌性非癌性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完整的伤害感受器感受到有害刺激引起的反应。疼痛的感知与组织损伤有关。神经纤维被切割,局部受损组织细胞内释放出的氢离子、缓激肽等刺激神经末梢,以及创伤和炎症反应使局部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释放是伤害性疼痛的主要始动原因。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当神经纤维受损或神经系统因创伤或疾病发生异常改变时产生自发冲动,引起的痛感会投射到神经起源部位,称之神经病理性疼痛。其通常定位较差,可表现为间断性针刺、撕裂感,或表现为感觉迟钝、感觉麻木、感觉过敏或感觉异常。常需联合用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和神经阻滞等方法。急性疼痛指短期存在(少于3个月),通常发生于伤害性刺激之后的疼痛。突发性疼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疼痛,通常是指由于疼痛强度突然增加导致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在原有镇痛水平上出现短暂的疼痛。慢性疼痛:疼痛持续3个月即可定义为慢性疼痛。其会导致患者产生抑郁和焦虑,对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并可能在没有任何确切病因和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持续存在。定义影响癌痛治疗的因素癌痛的原因及分类癌痛癌痛癌痛(cancerpain):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影响癌痛治疗的障碍因素医务人员药品供应管理患者及家属1.对癌痛及镇痛治疗工作重视不够2.对癌痛评估不足,未常规使用疼痛评估方法。3.对癌痛镇痛药物及辅助用药知识不足。主要表现:①镇痛药物选择及结构不合理;②误认为非阿片类药更安全;③对非阿片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不够重视;④误认为阿片类镇痛药仅限制性用于癌痛难忍的终末期癌症患者。⑤误认为哌替啶是首选强效镇痛药;⑥对阿片类镇痛药成瘾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过度恐惧;⑦对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及个体化给药认识不足;⑧对镇痛治疗辅助用药的选择认识不足;⑨镇痛治疗的用药时机及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存在较大盲目性;⑩对镇痛药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政策不熟悉,过度担心药物滥用及流弊。1.镇痛药品种还不能充分满足临床需要。2.患者获取镇痛药,尤其是阿片类镇痛药不够方便。3.镇痛药品的费用较高,不少患者无法承受长期镇痛治疗的药品费用。4.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过度担心镇痛药品成瘾,过度担心药品滥用及流弊,而忽视保障镇痛药的合理医疗用药。1.缺乏癌痛及镇痛治疗知识。2.担心过早使用镇痛药,今后无镇痛药可用。3.患者不愿用阿片类止痛药的原因有:①担心用阿片类药(不愿成为吸毒者);②害怕阿片类药物中存在引起精神异常的成分;③担心过早用阿片类药,今后疼痛加重则可能无法控制疼痛。④害怕开始用阿片类药就是接近死亡的信号。4.担心向医务人员叙述疼痛,会分散医生对抗癌治疗的注意力,甚至终止抗癌治疗。5.希望做一位好患者,担心叙述疼痛会被认为不是坚强的好患者。6.误认为疼痛意味着癌症已发展至晚期,拒绝承认病情加重,因此不愿叙述疼痛及不愿接受镇痛治疗。7.误认为接受强阿片类治疗就意味着开始吸毒及放弃抗癌治疗。8.不愿告诉医生止痛治疗无效。9.宗教、社会观念及教育的影响,认为应该忍受疼痛。癌痛的分类与处理分类和范例所占比例(%)主要处理肿瘤侵犯所致的疼痛肿瘤侵犯骨骼肿瘤侵犯神经丛、脑膜肿瘤侵犯内脏、软组织抗肿瘤治疗所致的疼痛术后疼痛化疗后疼痛放疗后疼痛与肿瘤相关的疼痛与肿瘤或治疗无关的疼痛关节炎、风湿、痛风70—8010—2088抗肿瘤、引流、止痛镇痛、对症处理镇痛、对症处理镇痛肿瘤侵犯所致的疼痛抗肿瘤治疗所致的疼痛与肿瘤相关的疼痛与肿瘤或治疗无关的疼痛癌痛的原因及分类当癌细胞直接浸润、压迫或转移至骨、神经、内脏器官、皮肤和软组织时,可能引起严重的癌症疼痛。在因癌症浸润转移直接侵犯所引起的疼痛原因中,约50%的癌痛原因是癌症骨转移所致,其余50%的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