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部分中国地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9年广东五校联考)电力生产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读年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发电量所占比例统计表,完成1~2题。地区水电火电核电占全国的比重①1.5%20.5%17%②3.3%11.7%10%③14.2%34.6%12.2%30.7%④35.1%20.9%87.8%24.3%⑤29.6%5.8%9.9%1.表中⑤地区为()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东地区D.西南地区2.我国核电集中在③、④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核能资源丰富B.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C.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D.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解析】表中⑤地区水电占29.6%,但发电量占全国比例并不高,应为西南地区。我国核电集中在华东、中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答案】1.D2.B(辽宁省抚顺市届高三六校二模)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甲、乙、丙、丁最有可能是()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4.下列四种经济作物适合在甲省区种植的是()A.甘蔗B.黄麻C.甜菜D.花生【解析】第3题,甲省区主要种植对水分要求不高的小麦、棉花,农作物种植总面积不太大,最有可能是位于西北内陆的新疆;丁省区小麦种植面积占绝对优势,几乎不能种植水稻,最有可能是我国北方的河北。确定这两个省区后,可知A项正确。第4题,根据上题可知,甲为新疆,该省区位于西北内陆,以天山为界,北疆准噶尔盆地属于中温带适合种植喜温凉的经济作物——甜菜。【答案】3.A4.C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5~7题。5.与图中斜线所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A.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B.现代地壳运动活跃C.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D.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良好6.B处7月份盛行()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7.B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是指()A.金沙江、澜沧江、怒江B.长江、黄河、澜沧江C.珠江、长江、澜沧江D.闽江、嘉陵江、雅砻江【解析】图示区域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现代地壳运动活跃、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而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良好与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无关。B处为云贵高原南部,7月份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B省为云南省,其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自西向东依次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答案】5.D6.D7.A(年高考上海地理卷)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湖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据此完成8~10题。8.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①能源消耗加大②城市人口剧增③水域面积扩大④市郊农业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9.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该水库主要功能是()A.防止洪水泛滥B.扩大湿地面积C.开发旅游景点D.提供优质水源10.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①上游输沙量降低②风暴潮频发③长江径流量加大④海平面上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发展,交通工具增多,消耗能源增加,释放的热量增多,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长兴岛北侧水流速度较其南侧水道缓慢,泥沙淤积作用强。边滩位于岛屿的防洪大堤外侧,建设的青草沙水库不是为了防止洪水泛滥。青草沙水库可以发挥青草和沙粒对水体的净化与过滤作用,获取优质水源。上游输沙量减少,沿海滩涂生长减缓。风暴潮频发,造成海浪侵蚀作用加大。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答案】8.A9.D10.C(年试题调研)我国的“风电三峡”材料一内蒙古、甘肃和江苏北部风能资源得天独厚,都可建设超过1000万千的风电场,相当于三峡的装机容量,堪称“风电三峡”。材料二来自中新网年10月15日的消息称,新疆风能公司五期扩建达坂风电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国家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地一期工程也在施工过程中。9月29日,宝新能源陆丰甲湖湾清洁能源基地项目一——陆丰甲湖湾(陆上)风电场一期工程正式宣告建...